極端天氣危及食物供應 專家促設應變機制
近年多項研究警告,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會危及全球食物供應,甚至觸發暴力不穩。有專家呼籲盡快建立應變機制避險。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氣候變化專家貝茨(Richard Betts)今年4月於英國皇家學會《自然科學會報》發表報告,檢視氣候變化對122個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指出氣候變化造成暴雨及長期乾旱等,將危及食物生產的環境,改變糧食產量、質量和病蟲害分佈,令人難以取得足夠可負擔、富營養的食物。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去年發表報告,指出全球食物安全關乎提供全球人類60%熱量的玉米、小麥、稻米,以及提供65%蛋白質來源的大豆,但這些作物卻僅依靠14個關鍵交通樞紐流通,例如助美國出口36%玉米和49%大豆的巴拿馬運河,連接黑海地區與中東的黑海海峽及鐵路網等,如因暴雨等天氣因素受阻,便影響食物供應,造成地區不穩,觸發示威甚至暴亂,而地區不穩亦會加劇食物短缺,形成惡性循環。
過去15年,這14個樞紐中有13個曾暫時受阻或封閉。
研究所能源、環境及資源研究總監貝利(Rob Bailey)稱各國政府應為食物供應安全制定長遠策略,例如建立國際食物供應協調機制、設立應急糧倉等,另外亦應支持另類食物來源,避免依賴少數大型食物出口地,減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