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劑改變嬰兒腸細菌結構 頻密使用或導致幼童超重
【明報專訊】新研究顯示,普通家用消毒劑或會改變嬰兒腸道細菌的結構,從而增加嬰兒在幼童時期超重的風險。
《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CMAJ)周一公布的研究結果,分析757名嬰兒初生3至4個月時的腸道細菌叢(Gut Flora),及1歲和3歲時的體重指標BMI,並了解有關家居對消毒劑、洗滌劑和環保產品的使用。
報告研究主管、阿爾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兒科教授科茲斯基(Anita Kozyrskyj﹐圖)表示,研究發現生活在每周至少兩次使用消毒劑家庭的嬰兒,當他3至4個月時,其腸道內微生物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體腸道內的眾多非致病細菌)處於高水平。當嬰兒3歲時,其BMI指數均高於那些沒曝露於高使用清潔劑家庭的嬰兒。
研究發現,家庭高頻率使用萬用家居清潔劑(Multi Surface Cleaner),改變3至4個月嬰兒腸道細菌叢,含有高水平毛螺旋菌科細菌。
科茲斯基表示,研究員發現,當父母經常以消毒劑清潔時,會大幅增加子女此類細菌水平。她解釋說,體內微生物在人出生首年發展,並茂盛地成長,只是數量的差別。研究人員也注意到同類的情況出現在小豬身上,當牠們曝露於有空氣噴霧消毒劑的牧場環境時,其腸道微生物組也發生類似的變化。
來自全國的研究員觀察參與《加拿大健康嬰兒縱向發育研究》(Canadian Healthy Infant Longitudinal Development Study,CHILD)出生隊列中兒童在嬰兒期抽取的糞便微生物數據,並使用世界衛生組織BMI數字的成長圖表進行分析。
當時CHILD並無發現有關聯繫出現在洗滌劑或環保清潔劑上。但研究指,嬰兒生活在用環保清潔劑的家庭中,有不同的腸道微生物,也看來不會在幼兒期超重。 科茲斯基指,即使其家庭高頻地使用環保清潔劑,他們腸道內只含有低水平腸微生物「腸桿菌科細菌」(Enterobacteriaceae,其中一種大腸桿菌),惟研究人員找不到證據顯示,腸道細菌改變會致降低肥胖風險。
導致有關情況出現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孕婦整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關,從而有助於成長更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和嬰兒體重。
報告作者總結,抗菌清潔產品有能力改變環境的微生物,導致兒童超重的風險。 科茲斯基同意還須就此作進一步研究,以清潔劑的成份分類,並分析其對個人的產生潛在不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