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小販文化擬申遺
【明報專訊】新加坡有許多熟食小販中心,售賣例如海南雞飯、炒麵和肉串等,部分價廉物美,有小販檔獲得米芝蓮一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18年8月在國慶大會上宣布將成立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把新加坡小販文化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為小販中心就像「我們的社區飯堂」,大家不分種族、宗教和收入高低,都能聚在一起用餐。政府計劃2019年提交申請文件,結果預計2020年底揭曉。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街頭食物相似,而馬來西亞人一直認為他們的食物遠勝新加坡,故新加坡的舉動引起馬來西亞廚師不滿。大馬名廚旺師傅(Chef Wan)狠批新加坡申遺是「垃圾」,「新加坡並非唯一擁有小販文化的地方……為何(你)要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專利?你們這麼特別嗎?」另一知名大馬廚師艾哈邁德(Ismail Ahmad)認為,馬來西亞才是街頭美食的天堂,應由馬來西亞將小販文化申遺。新加坡人則認為,申遺意義不僅是食物上的,該國美食評論家司徒國輝讚揚街頭美食文化,將人們聯繫在一起。
■知識增益
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法國巴黎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鼓勵各國保護獨特、具重要人文價值的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根據該組織定義,「遺產」即人類於過去創造、現在與之共存、將會流傳給下一代的產物,而不論世界遺產所在何地,也是由全球人類共同擁有的。
世界遺產可分為自然遺產(如澳洲大堡礁)及文化遺產(如埃及金字塔)。UNESCO認為文化遺產除了有形可見的建築物,也應包括對社會影響深遠的文化現象,因此另設「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如日本能劇),牽涉範疇廣泛,包括口述傳統、表演藝術、節日慶典、儀式、傳統手工技藝、有關大自然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例如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等。
[通通識 第5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