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事隔近30年,重訂疾患等健康狀G分類,首次將「跨性別」剔出「精神病」類別,歸入「性健康」範疇,希望減少社會對這類人士的歧視偏見。 納入「性健康」範疇 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一發表涵蓋5.5萬種疾病、創傷、致命原因的「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其中指出經過多年專家討論等,當今證據清楚顯示「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並非「精神異常」,所以應該給予列為「關於性健康的情G」,而不應該沿用舊例劃為「精神、行為、神經發育障礙」。 性別不一致是指「一個人的體驗性別(experienced gender)與指定性別(assigned sex)顯著和持續不一致」。體驗性別指個人心理上覺得是,並且強烈希望以此生活和別人認同的性別;指定性別指天生性別。然而,世衛同時指出,應在青春期之後才診斷一個人是否有性別不一致問題。 WHO生殖健康與研究部協調員塞伊(Lale Say)周二受訪指出,世界許多地區仍普遍不接受跨性別人士,世衛希望通過剔除出精神病的重新分類,減少對跨性別人士的污名,可以幫他們贏得更多社會認同及醫療保健服務。 最快明年表決2022年生效 平權組織「跨性別歐洲」(Transgender Europe)稱重新歸類是環球跨性別社群爭取多年的歷史成果,期待這轉變進一步讓有關社群得到性別肯定護理,毋須再接受「轉化治療」(conversion therapies),如強迫醫療、強迫住院和強制絕育。事實上,法國、丹麥等部分國家早已將跨性別剔出精神問題類別。 這份繼1990年代以來世衛再次依據健康趨勢與數據重訂「國際疾病分類」,除可供醫療界和保險界作依據外,亦有助各國決定醫療資源分配方向。今次分類還增添了好些章節,諸如全球有數以百萬計人使用、此前WHO從未提及的「傳統醫藥」,以及打機成癮的病理狀G。有關文件要等明年5月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由成員國表決批准,到2022年1月1日才會正式生效。 (法新社/德國之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