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逾百年歷史的英華女學校,2012年因校舍重建,由較富裕的中西區半山搬至全港最貧窮地區之一深水鶠A就地取材讓學生走進社區,探訪露宿者和長者。校長關翰章笑言,起初家長曾擔心該區品流或較複雜,甚至有人提議過要築成人鏈保護學生;惟真正遷校後,學生透過服務社區,了解香港實G,形容在深水齙Е萿漱@批畢業生,將是英華「最硬淨的一班」。 明報記者 劉家豪 家長曾倡組人鏈護上學 由中西區走進草根社區,關翰章坦言,起初有不少聲音擔心學生安全,「最初搬來時,曾經有人說,深水鶞漯幫浀n複雜的,住慣中西區會否很擔心呀?甚至有家長說,校長,我們需不需要在地鐵組成人鏈手牽手回校,這樣(學生)可不被其他人騷擾」。關說遷校首年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者,確實有輕微下降,但其後按年回升,至近期有逾800名申請者。關解釋,深水鶢銋磟O很可愛的社區,學生亦很快適應深水鶧洈漸瘜q和美食,笑稱當區還有不少「米芝蓮」美食,家長擔憂慢慢減少,現時師生亦已不捨得這區。 校長﹕最硬淨的一班 除受惠深水鶞漯幫牉篞翩A該校亦希望學生通過探訪露宿者和長者等弱勢社群,走出安舒區,回饋社區,「不要做一個堅離地的學生,正因為社區有有需要人士,我們就地取材,教導學生認識社區」,故該校安排全級中二學生參加義工工作坊,再探訪區內老人,跟老人家聊天和玩遊戲,培養學生「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 2012年起,該校跟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合作,每年暑假派出約10至20名學生,聯同英華書院的男生,自願探訪深水鶞瘍S宿者,「不單是看露宿者狀G,而是希望透過這個(活動),最終是想了解香港(整體)貧窮人士的生活」,強調服務不是讓學生「打卡」,而是在服務後生命有轉化,回校後向校內同學分享。另外,該校亦與不少社福機構合作,讓學生擔任小老師,為區內小學生輔導功課。關翰章期望,社區參與讓學生接觸不同人和事,同時思考如何從政策上幫助別人。 關翰章大膽預料,在深水齙Е萿瑣ル舠N是「最硬淨的一班」,笑言她們上學有時要擠地鐵;他又聽聞有其他學校學生,以為所有人都有私家車及未搭過巴士,故認為深水黥ㄗ挩鷛|讓其校學生看清香港實G。他指英華明年即使搬回中西區,會繼續讓學生在西環等相對較貧窮的地區服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