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據美國傳媒13日報道,公安部發布文件,下月起所有在中國登記的新車可自願安裝射頻識別(RFID)晶片,讓當局追蹤路上車輛,明年起對所有新車強制安裝。相關文件顯示,計劃是維護公共安全和緩解交通壓力。但有外國學者擔憂政府侵犯市民私隱。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是一種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的通訊技術。它不需要在識別系統和追蹤目標之間建立任何機械或光學的接觸,被廣泛應用在屋苑、博物館、大型展會等場所的門禁系統,還被運用到電子防盜標籤、產品防偽和食物溯源等商業領域。 報道指,RFID晶片將安裝在新車擋風玻璃上。車輛在通過道路上安裝的晶片識別設備時,設備可讀出諸如車牌號碼和車身顏色等資訊,並把數據傳入公安部門。但與用於汽車導航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不同,射頻識別技術並不會實時顯示車輛的位置。 目前,中國公安追蹤車輛主要是通過在重要路口等位置的攝錄鏡頭。但RFID晶片在大霧等惡劣天氣下的識別度更高,同時它的信息識別速度也比攝錄鏡頭更快。另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截至去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2.17億輛,相較前年升幅逾11%。 公安部的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曾在2014年公布該科技的草案,指該項新科技會有效治理交通擁堵、預防汽車恐怖襲擊等社會問題。同時,RFID晶片應用會鼓勵中國國產晶片工業的研發。此後,江蘇無錫和廣東深圳相繼開展RFID晶片車輛應用的試點項目,這門技術首先被安裝到當地的士、貨車和公務車上,由此收集的資訊則被實時傳輸回公安部門。 美國和其他地區安裝RFID晶片的情況很普遍,但仍引起關於個人私隱洩漏的擔憂。外國學者認為,強行實施車輛射頻識別技術其實是政府部門侵犯隱私,同時被理解為人臉識別技術上的最新拓展,在中國無論是行人、司機或使用公共交通的人都被「天網」一網打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