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今年起停止入口外國垃圾,拒收塑料垃圾,半年已過去,加拿大尚未找到相應對策,塑料垃圾已開始在加拿大的水道中出現。
達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教授資源與環境研究的環境學家沃克(Tony Walker)表示,這些堆積的垃圾正不斷增加。他與科學家、活躍人士、業界領袖和政界人士,就全球海洋塑料廢物問題敲響了警報。
他們估計,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垃圾被傾倒到全球的海洋,數量相當於每分鐘有一輛垃圾車將整車垃圾倒入大海。按照這個速度,預計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數量,將超過魚類的數量。聯邦政府估計,單是2010年一年就有8,000噸塑料進入加拿大水道,儘管加國廢物回收計劃覆蓋率高於80%。
這個問題促使加拿大國內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徵求公眾意見,並以七國集團(G7)東道國身分,呼籲成員國採取更大規模的解決方案,敦促G7國家共同努力將塑料廢物減至零,以便現有塑膠材料最終可在廢物處理系統內重用和回收。聯邦政府亦在峰會減少使用即棄塑料,但並不禁止使用。
中國今年1月起實施禁止外國廢料入口政策,開始拒收各種塑料廢物產品,其中包括受到食品或編織物等異物污染的塑料。
業界專家指,中國經濟正在增長,製造業對塑料廢物再造的依賴程度大減,國民已製造足夠的塑料廢物,因此無需從向國外購買。他們多年前已預期中國會有政策上的轉變。
中國對塑料垃圾關上大門後,西方國家轉而將垃圾出口到亞洲其他國家,例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等較低收入國家。
卑詩省回收業RecycleSmart合伙人貝爾(Colin Bell)表示,這些國家現已感到入口塑膠廢料大增的壓力,超出其回收業的承受能力,出現垃圾瘀塞水道的情況。
加拿大塑料工業聯會(Canadian Plastics Industry Association)表示,加拿大可用多種手段處理塑料垃圾,但需數年時間才能建立足夠能力處理國內的塑膠垃圾。聯會可持續發展副總裁茹斯卡(Joe Hruska)稱,業界正在做出回應,但需要時間建立足夠能力。
茹斯卡補充說,焚燒廢膠是過渡安排的選擇,但最終加拿大需要找到不出口到中國的新長期解決方案。活躍入士、科學家、政府高層、塑料業界和廢物回收業一同聯手,希望最終能實現所謂的「零廢物」塑料經濟。
貝爾表示,很多塑膠垃圾殘存食物殘渣,影響回收,在處理大量塑膠容器、包裝膠袋等回收塑料,業界的廢塑料分類設施亦不足夠。
茹斯卡認為,要做到零廢物經濟,可以通過延伸生產者責任(EPR)的機制來實現,要求生產者擔負處理產品所廢棄的塑料,包括膠樽、膠片、膠袋等。
有活躍人士倡議禁用一次性塑料,例如膠袋及塑膠飲管,從源頭減廢,同時鼓勵人們更關注如何使用塑料。多倫多市政府對塑料袋徵收5仙稅,滿地可則徹底禁用膠袋。沃克表示,這個問題應在聯邦層面解決,就像在英國全面徵收膠袋稅。盧旺達和肯尼亞更進一步,將進口或使用塑料袋視為罪行,可判處監禁。
沃克並不主張以監禁施罰,但他認為加拿大作為G7東道國,應把握這個影響未來塑料廢物處理的「黃金機會」。他說,「我們需要作出一些大膽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