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廢塑膠回收率偏低,當中較具回收價值的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膠樽回收率,近年更跌至只有7%至8%,環境局長黃錦星昨日引述顧問報告,指政府可考慮引入按樽制,提供現金回贈等經濟誘因,鼓勵市民回收膠樽,預料今年內有最終方案。有環團及回收商歡迎建議,稱外地推行按樽制後,膠樽回收率可增至九成 (另見稿)。
全港設智能回收機 料年內定案
根據環境保護署《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顯示,近年PET膠樽在堆填區棄置量上升,由2014年的每日132公噸,增至前年的158公噸,回收率不升反跌,由2014年的14.1%大幅減至2016年的8.5%(見圖)。政府去年初展開12至18個月的可行研究,研向飲品膠樽及個人護理產品膠樽徵費。
黃錦星昨日出席活動後稱已收到顧問初步建議,包括分階段引入廢塑膠生產者責任計劃,如優先為塑膠飲料容器引進按樽制,提供現金回贈等經濟誘因,並在全港設置智能回收機,鼓勵市民回收膠樽。至於按樽費金額,他說要待顧問完成報告再跟進。
回收業歡迎 盼減租補貼運費
回收業界支持有關建議,但盼有其他措施惠及業界,如補貼運費或減租等,以增成效。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表示,PET膠樽屬高增值循環再造物料,但缺點是體積大,變相推高運輸成本;加上每個膠樽都由不同塑膠組成,包括樽蓋、膠樽及招紙,收集後要分類、清洗及打碎才可出售,每公噸成本約2000元,但多年來膠樽量不足,業界需「倒貼」運費,導致回收意欲低。
劉耀成說,廢膠樽收集量升,才可有較大誘因,讓業界另請前線回收者處理廢膠樽等,但期望現金回贈除用以鼓勵市民回收,有小部分可撥予業界支援運費。另外,因膠樽體積大、佔位多,盼政府考慮為業界提供租金優惠,以便擴大工場範圍積存或處理膠樽。
環團倡超市便利店人手現金回贈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政府可考慮在較少人流地方才設置智能回收機,至於一般超市或便利店則可安排人手現金回贈,相信可更方便市民。他認同回收界建議分享部分現金回贈,加強推動業界回收意欲,「即使市民願交出膠樽,但若最後不能落到回收商,也會有問題」。
綠惜地球則建議智能回收機除放置政府場地、商場及公私營屋苑外,亦應考慮設於港鐵出入口,方便公眾投放。該組織為推動廢膠樽回收,去年起在上水廣場設置智能回收機,讓公眾熟習使用,月底會在火炭港鐵站放置有關設施,公眾每投入一個膠樽,可獲積分換領優惠或禮物(見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