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回說到喵星人勢不可當,當然並非事實的全部——可惡的人類總愛拿弱小動物出氣,虐貓毒狗事件不絕於耳。近年動物保護風潮漸起,香港的相關法案卻十分落後,網上亦常見各式棄養帖文。問題的背後,或許可上溯至傳統觀念。
傳統儒家的仁待動物,除了永續發展的「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外,最常引的便是「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這既可看成仁德,亦可視為潔身自愛的掩耳盜鈴,更有認同動物應分犧牲的意味。正如孔子說「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動物的生命低於禮樂的意義,畢竟儒家強調各安其位的等級觀念,「盡物性」就是最佳做法——動物為了人的秩序而死,是盡其使命;而人以人為祭,卻是永恆罪惡。
遠古圖騰崇拜動物 周代明確分人禽
不過在人與自然關係密切的時代,人類對不少動物抱有較高的敬畏之情。遠古人類求生離不開與自然搏鬥,漸而崇拜相關動植物並作為族群標識,亦即圖騰。遠古器物與甲骨文中常見的龍蛇、鳥、虎、龜等便常與自然崇拜連上關係。
但到了周代,統率禽獸的「四靈」(麟、鳳、龜、龍)卻變成聖人的陪襯(《禮記?禮運》),而留有祭祀動物遺風的「蠟祭」,意義則變成「使之必報之」(差遣過的必會報答)(《禮記?郊特牲》)的道德行為。
恩及禽獸 古人眼中聖王象徵
會有這樣的改變,在於周代把鬼神信仰轉化為人文精神,人倫成為社會的核心。繼承這倫理觀念的儒家,便以「仁義」作為人與禽獸的分界,人類成為了高於禽獸的存在,孟子的這套「人禽之辨」亦成為中國文化的關鍵概念。亦因此「恩及禽獸」反而象徵道德的極致,儒家心目中的商湯便是對野獸「網開三面」而令諸侯歸心(《史記?殷本紀》),聖人治下的野獸更是被陶冶得不再張牙舞爪(《大戴禮記?誥志》),蠟祭祭祀禽獸正是「仁之至義之盡」的表現(《禮記?郊特牲》)。當然這也是社會進程的反映——古希臘亦同樣開始把人與自然分開來理解。
更現實的理由是,動物在物競天擇的環境下完敗給人類,地位漸降終而淪為附庸——從遠古生死搏鬥,歷經夏商周「六畜」被馴化及商品化,狩獵亦變成嬉遊禮俗。而不受管理的野獸,人類則由敬畏變為敵視,蛟龍與猛虎在晉代周處的故事中已變成「害」,《水滸傳》的虎更矮化為「大蟲」,充當武松的敵手。最終敬重動物生命的,只剩保存蚖極j萬物平等世界觀的佛道信仰,但在社會漸趨世俗化下,力量終究微弱。
當然我們也要理解,古人始終面對糧食問題,先關注人的生死正常不過,現在動物保護之風崛起,也與飽食時代有關。但從每次禽流感大量屠雞,香港人仍重視口腹之慾多於生靈塗炭可見,保護還是脫不出「厚親」的層次。
■延伸影視
《警視廳生物系》
2017年日本推理劇,以警視廳動物保護部門的動物飼養專家屢破怪案為主軸,談論對動物的尊重、人與動物的生活界線——雖然就劇中不止出現過一間寵物店而言,似乎還是有人高於動物的感覺。
■文化解碼
動物的道德
儒家的「人禽之辨」以仁義道德為界,矛盾的是古人也認為不少動物擁有道德意識,茲舉數例:
1 狐死首丘
《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傳說狐狸死的時候,頭會朝向狐穴的方向,古人認為這是不忘本的仁德表現。
2 烏鴉反哺
《說文解字》:「烏,孝鳥也。」古人相信烏鴉會反哺父母,是孝的象徵。晉代李密〈陳情表〉以「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表達供養祖母的願望,後人有「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之說。
3 執雁求婚
除了鴛鴦與比目,雁亦是忠貞的象徵。古人求婚以雁為禮物,《白虎通?嫁娶》謂「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其節……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準時南飛北往,夫唱婦隨,象徵守信守節。而最深入民心的,可能是元好問聞見雁的殉情而寫下的名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作者簡介: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3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