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林世康:港股續波動 較看好香港銀行

[2018.04.29] 發表
瑞銀林世康認為,港股未來幾個月仍然波動。受惠加息,香港銀行股可望跑贏大市。(資料圖片)

美國政府宣布向中興通訊(0763)進行全方位制裁,當中包括晶片禁售,壓制中國科技發展的態度明確,中美貿易戰料升溫,市場避險情緒高漲,恒指4月第3周下跌1.3%。今期專訪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董事林世康、富達國際亞洲區固定收益主管Bryan Collins,以及彭博行業研究金屬及礦業高級分析員朱軼分析最新形勢。林世康料港股未來幾個月仍然波動,惟受惠加息的香港銀行股可望跑贏大市;Collins認為,中國債市仍有很多投資機會;朱軼則料金價升浪未完,建議留意金礦股(刊B3版)。明報記者 葉創成

中國統計局4月17日公布首季經濟數據,雖然GDP按年增長6.8%,惟期內貿易順差大幅收窄21.8%至3262億元人民幣,而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均遜於市場預期,顯示在傳統的「出口、投資及消費」三頭馬車中,現時僅靠消費增長支撐大局,結果恒指當日再跌252點,幾乎失守30000點心理關口;收市後,人行便宣布從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1.3萬億元人民幣資金,同日上述銀行須各自按照「先借後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涉資9000億元人民幣。上述兩項措施互相抵消後,淨釋放金額約為4000億元人民幣。

人行定向降準 目的維持流動性穩定

人行定向降準的消息公布後,恒指於4月18及19日分別回升221點及424點。林世康接受訪問時指出,人行是次放水行動與中央加強金融去槓桿的政策相輔相成,故市場反應正面,「我覺得金融去槓桿的政策,主要是針對影子銀行等非常規的融資活動,但人行定向降準則是幫助企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經過這樣一收一放,整體流動性會比較穩定」。

不過,即使人行放水維穩,卻不足以抵消外圍的壞消息。中國內地第二大電訊設備商中興通訊4月20日向港交所發公告證實,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簽發命令,依據和解協議原暫緩執行的為期7年拒絕令自4月15日起直至2025年3月13日止,當中包括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出售晶片;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當日隨即在深圳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指美國的禁令可能導致集團進入休克狀態,而是次制裁將直接影響公司8萬名員工的工作,對集團遍佈全球的客戶、終端消費者帶來直接影響,對股東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日亦表示,美國近日在中美高科技領域動作頻仍,說到底是暴露了美方「只有我可以有,就不允許你有」的霸權心態。

中美全面貿戰機會低於三成

林世康表示,他不評論中興通訊被美國制裁的單一事件,但相信中美貿易糾紛可能會令港股未來幾個月繼續波動,「雖然我們估計中美在未來一年爆發全方位貿易戰的機會率只有兩至三成,但隨着兩國未來幾個月就貿易安排重新談判,過程中有上有落,投資者亦會因此繃緊神經。另外,美國總統特普朗早前在Twitter發文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永遠是好朋友後,港股曾跟隨環球股市明顯反彈,但我相信這名美國總統日後即使重施故技,市場也不會有太大反應,因為美國政府的實際行動更加重要」。

既然預測中美貿易戰陰霾將持續困擾港股,林世康透露,瑞銀財富管理目前比較看好基本因素理想,相對不受外圍局勢負面影響的內銀、科網及香港銀行股,而參考去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產品主要是機械設備儀器(包括家電、智能手機、電子產品等)及紡織品,分別佔出口總量48%及10%,這些板塊短期投資風險便會較高。

大型港銀有存款優勢 受惠拆息升

事實上,雖然大市4月第3周受壓,惟大部分香港銀行股卻逆市上升(見圖),林世康分析,「由於過去兩年香港經濟增長不錯,銀行貸款增長亦加快,2016年按年增長率只有單位數,而去年底至今年初已提速至逾10%。既然經濟好,貸款壞帳亦相對低,撥備因此減少,故香港銀行股過去兩年盈利理想,帶動股價向好。

最新的發展是,大家也留意到由於美息較港息高,觸發資金外流,港匯曾經跌至7.85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亦多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盤,令香港銀行體系結餘減少,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亦明顯上升;因此,個別大銀行在HIBOR市場向同業拆出資金,便可以賺取更高收入。對於這些大銀行來說,它們由於在網點、服務及客戶基礎上的優勢,去年存款按年增長亦達一成,既然其存款又多又穩定又有增長,今年貸款有機會保持10%增長,故盈利前景繼續看好」。

記者翻查主要香港銀行股去年年報,以中銀香港去年底存款按年增長16.5%至17743億元最為突出,而集團去年淨息差為1.57厘,上升24點子(1厘等於100點子),帶動淨利息收入勁升33.4%至347億元,表現鶴立雞群。中銀將此歸功於積極主動管理資產及負債,客戶貸款及債務證券投資平均收益率均有所上升;同時把握同業市場機會,提升同業結餘及存放的平均收益率,帶動淨息差上升。

另外,恒生去年底存款亦增長8%至11154億元,淨息差提升9點子至1.85厘,帶動淨利息收入上升10%至245億元,業績同樣理想(見表)。

至於大新銀行(2356)去年底存款僅增長5%至1625億元,表現相對中銀及恒生兩大銀行失色;而創興銀行(1111)雖然去年底存款上升15.4%至1188億元,惟淨息差卻下跌14點子至1.52厘。中小型銀行往往是同業市場的拆借方,HIBOR上升,反而令其資金成本增加,故在現市况下投資價值預料不及大型銀行。

另外,雖然匯控(0005)、渣打(2888)及東亞(0023)均是香港主要銀行,前兩者估計同樣受惠於HIBOR上升,利息收入可望增加,惟由於香港以外業務佔盈利有一定比重,故《明報》是次僅推薦以香港業務為主的中銀及恒生。

更多經濟要聞
提防美股大跌
在今年1月29日出版的專訪,有「新興市場之父」之稱的鄧普頓新興市場團隊前執行主席麥樸思在1月底離職前臨別贈言,指股市目前已屬高位,他會持有兩... 詳情
海航去年債務7400億
今年頻賣產套現的海航集團上周五公布去年度財務報表,彭博統計海航借貸成本達321億元(人民幣‧下同)(約400億港元),比2016年的202億... 詳情
深陷周轉不靈景况的海航集團今年頻頻賣產,海航旗下國際建投(0687)持有最後一幅1L區2號啟德地皮,將有22億元過橋貸款在6月初到期,市傳海... 詳情
復星﹕中央海南政策紅包史無前例
復星國際(0656)在三亞投資5年的亞特蘭蒂斯度假村昨日正式開幕。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聯席總裁徐曉亮(圓圖)表示,中央較早前推出的政策對海南省... 詳情
【明報專訊】持俄鋁(0486)48%股權的En+集團上周五公布,經過與公司獨立主席討論後,大股東歐柏嘉(Oleg Deripaska)原則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