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小童群益會調查發現,本港小學生快樂指數有下跌趨勢,而兒童及青少年運動時間愈長,快樂程度愈高。另外,63.1%受訪兒童未達世衛標準,未有每日進行最少60分鐘的中等至劇烈強度體能活動。研究表示阻礙兒童及青少年運動的主因為功課、學習繁忙。 小童群益會上月訪問837名6至18歲兒童及青少年,結果61.6%感「快樂」,29.2%表示對快樂情G感「一半一半」,感到「不快樂」的有9.1%。受訪者快樂程度平均分為7.14,較去年的7.04分為高。 六成運動量未達世衛標準 6至11歲兒童的快樂程度低於去年,當中6至8歲的數值連續兩年下降,由2016年的8.04分下跌至7.42分。小童群益會署理總幹事黃貴有表示,28.3%受訪兒童及青少年於一周花9小時或以上做中等至劇烈L度的身體活動,他們的快樂程度數值達7.46分;37.7%一周身體活動時間少於3小時,他們的快樂程度數值得6.8分,證明運動時間愈長,快樂程度愈高。 機構引用世衛建議,5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每日應做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惟調查顯示,僅36.9%受訪者達標。調查又指出,兒童於上課日,每日平均坐6.9小時,非上課日則坐5.5小時,年齡愈大,坐的時間愈久。黃說15至17歲青少年坐下時間最長,上課日平均坐8.2小時,非上課日坐8小時。 15至17歲日坐8小時 另外,15至17歲青少年參與運動平均日數為2.12,是所有年齡層中最少。黃貴有相信與學業有關,高中生要花時間溫習考試。小童群益會團隊挑戰36籌備委員會主席雷雄德表示,適時活動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學生溫習時亦不應長期坐荂C 65%稱功課阻運動 另外,有65.1%受訪兒童及青少年認為阻礙運動的主因為功課、學習繁忙。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吳彥明醫生建議家長,避免在子女的課餘生活充塞興趣班及補習班,運動與學業之間應取平衡。他又建議學校調節學生的功課量,令他們在日常生活能培養運動習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