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史上著名的「生意人」呂不韋,憑着生意眼光、頭腦,從一介商人逐步成為秦始皇的丞相及「仲父」(如父親一般的重要臣子),他究竟有什麼辦法?來看《史記?呂不韋列傳》怎麼說!
■眼光獨到:奇貨可居
戰國時期呂不韋本是衛國商人,擅長將貨物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憑此掙得家財千金!他眼光獨到,有次到趙國經商,讓他遇到「奇貨」——在趙國當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當時異人窮困,但呂不韋沒看不起他,反看準他是秦國公子的身分,認為日後大有作為可為王,就將自己的姬妾趙姬贈他,並給予大量資金,讓他在成王路上使用。異人當時說:「我定當如你所願成為秦王,到時就分秦國土地給你。」最後異人成為秦莊襄王,和趙姬生的兒子政就是日後的秦始皇。成語「奇貨可居」、「囤積居奇」就是從這個故事而來。
■商業頭腦:互惠互利
異人未成為秦王之前,呂不韋看上了秦國太子安國君及其來自楚國的夫人華陽夫人的地位,認為異人靠攏他們,讓他們收為義子,繼位為王指日可待,便特意叫異人穿上楚國衣裳、說楚國語言討好華陽夫人;更出動華陽夫人姐姐親自游說華陽夫人:「妹妹,青春年華快過,但你無子,即使太子多深愛你也會有離棄你的一天。認了異人為義子,有了孩子就不怕地位不保了。」呂不韋以雙方都有利的條件作游說,終達至「雙贏」局面。安國君終成了日後的秦孝文王,而異人改名子楚,及後接任為王。
■鞏固勢力:一字千金的《呂氏春秋》
自異人成為秦莊襄王後,呂不韋開始擔任丞相的角色,到秦始皇時期,更獲秦始皇尊稱為「仲父」。呂不韋此時參考當時流行的養士之風(即供養一批人才為自己服務),讓那些稱為「食客」的人材編撰經典巨著《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內容包括政論、歷史傳記、地理等,藉此將自己的威名傳遍城巷。書成之時,他更將書掛在城門口,說:「大家看後如有一字需要修改,我願賞千金。」此舉不只反映出他對著作的信心,也展示勢力——誰敢修改呂不韋的東西呢?結果是沒人修改。成語「一字千金」就是來自此事。
■知多點
奇貨可居、囤積居奇指將珍貴貨物先收起囤積,待高價時出售;一字千金指文字價值珍貴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3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