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原本小店林立的南河沿大街,老字號稻香村分店的大門還是難逃「穿牆打洞」被封的命運。下圖為方家胡同一家士多,被指違法僭建,要回復原貌。被封了牆的士多只能開一扇小窗經營。(明報記者攝/網上圖片)
放大
 
放大
 
在方家胡同苦撐的「野友趣」酒吧,以前的門面被封,變成3扇小窗,告訴熟客仍在經營。(明報記者攝)
放大
 

其他新聞
恩格爾系數達「富足」國家 統計局:非唯一指標
外交官任國安委辦公室副主任
「東城大媽」一個月掙多少?
海外房產逾半在歐洲 飈至187億美元
春運結束 全國40天出行人次近30億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嚴整穿牆打洞 北京胡同變味
市井小店隱形 外來人被逼走

胡同是北京的文化特色之一,不過早前商戶林立的胡同,現多已恢復平靜。在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主持下,北京各街區的胡同多數只剩下居住功能。胡同商戶的消失,也伴隨着外來人口的遷走,成為北京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一大關注點。

兩會採訪組北京報道

還路於民「拆圍牆」難產

隨着北京城不斷拓展,未來三環預計將規劃納入東城區、西城區,以及一部分海淀區及小部分朝陽區,形成「中央政務區」。兩年前的兩會期間,中共中央、國務院曾發出《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表明推廣街區制,要求已建成的住宅社區和單位(官方機構)大院要「逐步打開」。這一被民間稱為「拆圍牆」的意見,當時曾引起熱議。不少民眾均盼拆除機關部位大院、軍隊大院的圍牆,還路於民。

兩年過去,「拆圍牆」工作似乎沒太大進展。當年北京市政府曾將西城區三里河南二巷作為首個被清拆的試點,不過只打通了「斷頭路」。本報記者近日探訪這個與財政部大院僅一牆之隔的清拆試點,只見院區封閉管理依舊。三里河南二巷雖拓寬了10多米,但汽車行至南側仍需轉彎才能繞過財政部大院。一些商舖店主表示失望。郭金龍擔任市委書記時,沒有任何社區及部委大院的圍牆被打開,但蔡奇接任後,另一項整治工程卻雷厲風行上馬,這就是整治「開牆打洞」。

業主:等待倒閉的命運

咖啡店、酒吧、雜貨舖……這些呈現北京本地文化特有色的店舖,被拆招牌、圍堵大門,胡同街景只剩下一道道嚴實的牆。所謂「開牆打洞」,是將臨街的牆面改成門面,將民居改成商舖。

1980年代,北京不少臨街民居都改成了商舖;去年初,北京以拆除違建之名,要求所有臨街大門回復原貌。

接近北京決策層的人士指,這是北京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中央政務區「靜下來」,及恢復首都核心功能的措施之一。「開牆打洞」開商舖者,多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雖領有工商部門營業執照,但封牆之後,經營陷困,被迫遷走。在東直門區域雍和宮西南邊的方家胡同,有大門被砌成牆面、僅留小窗的商舖店主稱,大門被封後,等待的只有倒閉的命運。

習下令政務區「靜下來」

在王府井西邊數百米長的南河沿路,由於鄰近故宮、天安門等旅遊勝地,曾開有飯店、水果店等10多家臨街店舖,經過整治,大部分店舖的臨街大門已被封死。

經營糕點的北京老字號稻香村也未能倖免,若非出入的側門仍保留「稻香村」3個字,沒人知道這是商舖。

北京現時三環以內的大部分街巷、胡同的整治工作已接近完成,很多臨街建築及胡同回復原本的風貌,官方亦任命了「街(巷)長」負責環境整治,並行使執行權、監督權及處置權。接近北京決策層的消息人士稱,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包括整治「開牆打洞」、拆除廣告牌及驅趕所謂「低端人口」的工作仍將繼續。

 
 
今日相關新聞
嚴整穿牆打洞 北京胡同變味
「藝巷」失色人流稀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