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4月展開公眾諮詢。建築師學會早前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增加土地供應方案,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倡議政府設高層次跨部門辦公室推動公私營合作,以善用新界私人農地改劃作房屋用途,並由政府提供道路基建等配合,以換取最多三成單位發展作「首置上車盤」或居屋等資助房屋。另建議政府設「村屋重建局」收購鄰近鐵路站、目前低密度發展的村屋用地,並重建成大廈。 支持推動公私營發展農地 發展局早前評估各發展商共擁有逾1000公頃新界農地,發展商過去申請改劃作住宅發展時,因基建不足或土地用途不協調而申請失敗。發展局曾提出可採用新模式,由政府出資提供基建,換取發展商提供一定數量資助房屋。 建築師學會本地事務部主席余烽立稱,學會支持公私營合作,以善用新界私人農地。他說,目前申請改劃新界農地發展住宅,需要基建配合,但要在規劃時已做好基建,難度極高。他建議政府設高層次跨部門辦公室,並就補地價設透明機制,清晰釐定農地在基建發展前後的價值,以推動發展商發展農地。 余稱,跨部門辦公室可協調各部門規劃及建設基建及公共設施,並統籌各發展商的申請,建議設5年完成申請期限,政府在提供基建設施後,發展商需提供一定比例的單位作發展資助房屋;學會倡議最多提供三成單位發展首置上車盤或居屋等。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沐文說,推動公私營合作最重要先建立公開透明的申請及把關機制,不能因害怕被指官商勾結而不發展。 倡東大嶼都會拆散5小島 此外,政府計劃在中部水域填海1000公頃發展「東大嶼都會」。建築師學會副會長何文堯認為,一次過填海1000公頃發展人工島費用高昂,學會倡議仿效外國,分拆成多個小島,例如填海5個各100公頃小島組成「東大嶼都會」;或在屯門或將軍澳對出海域興建小人工島,可減省填海面積,亦能做到更好的社區規劃。 學會會員陳祖聲說,學會檢視過大圍、沙田圍、大埔墟等港鐵站附近的鄉村式地帶,發現經歷多年發展變化後,目前只作低密度村屋發展,部分丁屋更可能已出售,倡議政府仿效市建局成立「村屋重建局」收購這些村屋,集合一定數量後重建成大廈,善用土地潛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