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根據美國的大學學者Jonathan A.Obar及Steven S. Wildman於2015年的描述,社交媒體是互動性強的網絡平台,用戶既瀏覽也創造媒體內容,而用戶檔案(user profile)讓人們可建立聯繫。現時流行的社交媒體包括facebook(fb)、Instagram、Twitter、微博等,與報章、電視、電台等傳統媒體最主要的分別,是其內容由用戶主動發佈或編輯,製作及使用門檻低,同好可集結成社群。
■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助救災報平安
2017年8月颶風「哈維」吹襲美國得克薩斯州,數十萬人需緊急疏散。風災規模遠超應急部門的承受能力,求救熱線「911」無力招架,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成為臨時的緊急調度系統,例如有志願團體於社交媒體開設專頁,供被困災民刊登求救信息,以便團體協助拯救。當地震、颶風、恐怖襲擊等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發生時,fb會啟動「平安通報站」(safety check)功能,供受影響地區用戶向朋友報平安,並有「災害應變中心」(crisis response)提供互助平台。
■現代中國
政府嚴格管控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榮休教授陳韜文2017年8月撰文表示,多名學者研究發現內地的信息管控非常嚴格有效,例如中國著名異見人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去世後,社交媒體的審查大大加強,任何提及劉的信息都被屏蔽。他又表示,根據幾名哈佛大學教授的研究,內地在社交媒體的管控上主要不是採取屏蔽手段,反而集中利用「五毛黨」大量發佈有利於建制的言論,談及多種不同的議題,從而沖淡、掩蓋原來的輿論,改變網民的視點和關注的焦點。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全球化
影響年輕人自信
帖文獲「讚」表示「有人認同或留意」,令青少年獲得認同感,提升自尊。註冊臨H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出,青少年在社交媒體的吸引力、號召力,會衍生現實生活中的自信感。另一方面,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2017年初訪問了1479名14至24歲的年輕網民,調查社交平台對其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指出評分最低的Snapchat和Instagram以分享照片為主,或令年輕人缺乏信心和焦慮。專家提醒,人們習慣在社交媒體展現好的一面,或為自己塑造美好形象以提升自信,別人都比較快樂的感覺或是假象。
破壞社會運作
facebook前副主席帕利哈皮蒂亞(Chamath Palihapitiya)於2017年12月公開表示,網民使用豎大拇指(Like)和「大心」等互動功能及瀏覽動態消息的情況,都受fb幕後操控。他稱fb是由一時之快驅動的「回饋圈」(feedback loops),正破壞社會運作,令民間沒有對話和合作,有的是錯誤資訊,呼籲大家重新審視與社交媒體的關係。fb首任總裁帕克(Sean Parker)也曾批評fb刻意利用人性心理弱點,令用戶無限循環參與。
虛假資訊氾濫
英國牛津大學2017年6月公佈研究發現,政治文宣的「謊言、垃圾、錯誤信息」在社交媒體廣泛散播,facebook及Twitter並有假帳戶利用演算法提升信息曝光率,淹沒真人之間的理性討論。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峰2017年5月撰文,指出聳人聽聞的假新聞在社交媒體上容易賺取更多回應和分享,使其傳播更為廣泛,而更正資訊卻不一定有同樣的接觸面,結果看到假新聞的人很可能比看到更正資訊的人多。
[通通識 第4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