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議規爭議中通過 拉布工具大減 泛民憂難阻23條 建制﹕議會回復理性
【明報專訊】經過近3天約36小時會議,立法會昨傍晚在爭議聲中,通過了建制派提出的《議事規則》修訂,令泛民議員日後可用的拉布工具大幅減少,立法會主席就擁更大的權力。民主派縱使扭盡六壬都無法阻止表決,明言擔心他日23條等「惡法」重臨時,議會將可快刀斬亂麻地通過。不過,建制派強調今次修訂只是讓立法會回復理性莊嚴,不容民主派再濫用規則,亦稱修改並非「杜絕拉布」。
民主派先後有6人被法庭褫奪立法會議員資格,因此失去了分組點票否決權。建制派趁機提出修改議事規則,但建制派多次否認「乘人之危」。由建制派「班長」、商界議員廖長江提出的修改議事規則決議案,在功能組別獲22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在地區直選獲16票贊成,6票反對,獲得通過。民主派提出的修訂建議就全數被否決。
蔡子強﹕議會監察力跌 大和解更難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出,今次通過修改議事規則,最直接的影響是議員拉布的空間大大收窄,亦見到特首林鄭月娥的民望因此下跌。他說,今次修改議事規則通過,令林太期望的社會大和解更難做到,之後社會更撕裂、議會更對立。他指,議會的監察力亦因此下降,如呈請書提高門檻,令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或官員、監察政府更難(詳見另稿)。
民主派一直希望可以把修改議事規則一事拖至明年3月立法會補選後。在表決廖長江提出的議案時,民主派高呼「反對修改議事規則」,而建制派議員就豎起拇指或高舉「V」字手勢。
廖長江陳克勤疑投錯票
不過,建制派在投票時又出現「甩轆」事件,身為建制派「班長」廖長江及「副班長」陳克勤均疑投錯票。根據即時的投票紀錄,陳克勤投了反對票,廖長江就沒有投票。兩人其後均把事件歸咎投票系統出問題。陳在主席梁君彥未公布表決結果前站立,聲稱投票系統有問題,稱自己其實應投贊成票,要求記錄在案,因此立法會秘書處在其後修改正式投票記錄,顯示陳是投贊成票,但未能更改廖的投票。梁君彥在會上表示,會把兩人的決定記錄在案,不會影響表決結果。
大批民主派議員和助理於會議尾聲時,在會議廳外示威高呼「保皇黨可恥」。散會後,建制派議員在保安護送下,於示威聲中匆匆進入前廳繞路離開,未有見傳媒。
泛民表明續抗爭 「百倍奉還」
民主派議員在會議完結後會見傳媒,表明對修改議事規則決議案獲通過感到遺憾,但明言會繼續抗爭,「要建制派百倍奉還」。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表示,政府未來一旦為23條立法,可以快刀斬亂麻地通過立法。胡解釋,拉布的實質作用是拖延一些爭議法案,以便爭取更多時間向市民解釋論述,凝聚巨大民意壓力,「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扭轉局面」。他指修改議事規則後,民主派可用的時間會更少,議會就有機會快刀斬亂麻地通過一些爭議性法例。
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莫乃光表示,民主派沒有輸,「我們還要繼續打這場仗,但我們要記住一定會百倍奉還,而且我們更要看建制派如何繼續用這些手段,將來再去推動各種惡法,包括23條立法」。
廖長江﹕削拉布為港未來
廖長江在辯論時,提到今次修訂建議是要「削拉布」、為了香港未來而提出,他指「削拉布」可令議會不再充斥廢話,形容通過修改規則,是令立法會回復理性莊嚴,並無削弱監察政府權力。對於把呈請書門檻由20人提升至35人,廖回應說,這是與時並進的做法,指成立專責委員會跟進事件,一般要花600萬元公帑;而這種委員會亦無傳召證人的權力,只是「無牙老虎」,應該有相當規範才可以成立。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