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美國感恩節假期,環球股匯債市頗為波動。周初的時候,中國股市急挫,引發因素是資產管理規條的出籠。市場分析該影響102萬億人民幣的新政策目的是透過宏觀審慎政策而不是收緊金融政來處理高槓桿和財務風險問題,原因是希望透過宏觀審慎管理和收緊規條來針對性處理高風險行業,而不是收緊銀根以致影響整個實體經濟。但是透過收緊條例壓抑財務資產需求,現在產生了和收緊金融政策的同樣效果,就是利率上升。在黨代會閉幕之後,中國債券息率上升正是反映這個情況。
新規條針對過度槓桿、擔保回報、依賴短線融資、缺乏資本支持、過度盤路集中或投資於一系列財經資產的問題。針對擔保回報是希望解決一個投資者認為高回報沒有風險的錯誤觀念,明顯針對的是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某些產品。
為減輕對市場沖擊,新規條以建議形式發出,會在2019年6月之後才全面實施,在過渡期間只針對新產品。同時,人行在上周注入8100億人民幣以紓緩市場緊張。雖然新規條並不是新的方向,因為收緊財富管理產品已經早已開始,財富管理產品的增幅由2015年底的56%下降至2017年中的8%便是一個明顯效果。但是新條例仍然會影響接近130%國內生產總值,新條例限制會影響很多現存產品活動。
限制風險交易可能會使資金沽售低質素產品,但這類產品每多持有不流通的工具,例如沒有成交的企業債券或抵押貸款。當投資者需要沽售這些產品時,可能沽售無門,於是會引起無量下跌。
說到底,市場擔心的是中國是否會收緊銀根。中國資金現在肯定是環球大金主,一進一出對市場會有很大影響,因此市場關注是理所當然。中國十年息率升上4% (見圖),中國發展銀行同期債券也上升至5%。
究竟這是不是中國收緊銀根? 暫時 的資料顯示這應該不是,長期債券上升有市場本身的因素,並不代表信貸出現問題,現在中國債息上升是追回落後於消費物價指數,由人行控制的短期利率並沒有很大升至,而且中國人行資產負債表在截至十月前七個月的升幅是近年最大幅度。
要留意的是2018年1月銀行準備金率將會下降,以往債券走勢受準備金率影響,降準會對債券多了支持。因此中國因素現在應該還不是市場的熊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