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葉酸、維他命、鐵質等都是準媽媽關心的營養素,但她們未必留意碘質攝取量。香港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逾七成本港孕婦體內缺碘,逾八成孕婦每日碘質攝取量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250微克。專家指,碘是胎兒腦部發展重要元素,孕婦缺碘會影響子女智力,亦會令他們讀寫能力較差,呼籲孕婦要吃紫菜、海帶等碘含量高的食物,每日吃10小包零食紫菜才能達標。
明報記者 植敏欣
驗尿碘濃度 低於世衛標準
中大醫學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間,透過威爾斯親王醫院,收集600名懷孕約6至9周的孕婦尿液數據,計算尿液中碘和肌酐水平,發現她們的尿碘濃度和肌酐校正的尿碘指標中位數分別為每公升100微克和每克98微克,其中429人(71.5%)的尿碘濃度低於世衛標準每公升150微克,即可被視為缺碘。
研究又以問卷形式,另外訪問146名孕婦,檢視她們的日常飲食習慣,發現她們每日透過飲食攝取的碘含量中位數為69.5微克,其中122人(83.6%)的攝取量低於世衛建議的孕婦每日攝取250微克碘質標準,攝取量低於50微克的更有三成。孕婦主要透過藻類攝取碘,76%的孕婦會吃藻類食物,每日有三成碘攝取量來自藻類;其次21.5%碘攝取量來自豆奶、湯等非酒精類飲品。
參與研究的中大婦產科學系教授譚永雄說,碘質是甲狀腺素生長的必要元素,而甲狀腺素會促成神經系統和腦部發展,若缺乏碘,將難產生甲狀腺素,進一步影響腦部發展。
英澳研究:母缺碘子女讀寫力較低
他又說,據英國及澳洲近年研究,缺碘孕婦生產的子女,其讀寫能力及智力都較差較低。
華人飲食普遍缺碘內地製碘鹽
食物安全中心2011年公布過一項研究,指93%港人攝碘不足。譚永雄說今次研究顯示,港人仍未關注碘攝取量,本港雖然是沿海城市,有豐富海產資源,但飲食文化並不以海產為主要食物,少吃甲殼類海產及藻類。他舉例,研究中有一兩名孕婦的碘攝取量較高,原來她們是日本人,慣常飲昆布(海帶)湯。
譚永雄說,內地早在1990年代意識到市民普遍缺乏碘質,故在鹽中加入碘,惟本港較難購買碘鹽,只可在一些較高級的大型超級市場看到。譚強調,碘鹽雖有碘,但不代表孕婦可多吃,因醫學界一直提倡減鈉,但因碘鹽較普通的餐桌鹽多了碘,故始終碘鹽較佳。他又說,孕婦亦不要過量攝取,要留意世衛建議。
參與研究的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淑薇說,藻類如紫菜含豐富碘質,但零食鈉量較高,就算要吃都要吃原味,不要吃芥末、番茄味等,另建議最好以紫菜乾煲湯,連湯一起吃(見另稿)。
現時一小包零食紫菜重0.75克,以衛生署數據推算,一小包約有25.5微克碘,即近10小包所含的碘,才達世衛建議孕婦一日的應攝取水平。
衛生署:向有提供孕婦飲食教育
衛生署回應稱,一直透過轄下母嬰健康院,為孕婦提供健康飲食教育,醫護人員亦會為她們提供個別輔導,視乎實際情G,按需要提示服用含碘的孕婦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 另有透過不同渠道,如小冊子(見表)及網上資料,建議懷孕及哺乳期的飲食。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