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科組組長黃暉,從事珊瑚研究約20年。她正帶領團隊在南海建立大範圍的珊瑚底播試驗區和示範區。新華社23日報道,黃暉潛入海中,她將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種在海底,渴望長出一片「森林」。如果她的夢想能夠實現,這片森林應姹紫嫣紅,五彩斑斕的魚兒穿梭其中。
珊瑚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或海洋生命發動機。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卻為近30%的海洋物種提供生活環境,這使得珊瑚礁成為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
全球有5億人直接依賴珊瑚礁生態系統生活,每年帶來數十億美元旅遊和漁業產值。中國南海擁有全球2.57%的珊瑚礁資源,位居世界第八。
專家指出,珊瑚礁對全球氣候變化敲響了警鐘。目前,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珊瑚礁嚴重退化。海水溫度升高、海洋酸化、海水污染、紫外線輻照增加、破壞性漁業和海上工程騷擾等,都是珊瑚礁退化的肇因。
曾有科學家預言珊瑚將在50年內從地球消失,引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