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開幕以來,各中央領導人紛紛到各自所屬的代表團去參加討論,同時也是對習近平的報告以及習思想寫入黨章表達態度。截至昨日,48名副國級以上的領導人中,只有一人未有落團表態,就是身為政治局委員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圖)。王現在已被認為是本屆政治局躋身常委的熱門人選,在此重要關頭,他的隱身意味着什麼?
入常熱門 缺席所屬代表團會
所謂副國級領導人,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這一級別的官員,加上政治局7名常委(正國級領導人),今次十九大代表中共有48名,分佈在40個代表團中,大會期間,他們理論上至少要到自己所在的代表團出席一次討論會。
查十九大開幕以來的官方報道,上述48名高官中,47人都曾到各自所屬的代表團開會並發表講話,但就是王滬寧沒有到他所在的海南代表團出席會議的報道。
若說他身體抱恙,似乎也說不過去,因為從會前的預備會議、主席團會議,到習近平作報告的開幕大會,以及上周五的第二次主席團會議,王滬寧都在座,未見任何異狀。
若說是他性格內斂,不願在公開場合多拋頭露面,則早在5年前的中共十八大上,他作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也曾經到當時自己所屬的西藏代表團出席討論會。
料任書記處常務書記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近日有重要公務在身,無暇出席代表團會議,不過,從大會秘書長劉雲山,到4名副秘書長劉奇葆、趙樂際、孟建柱、栗戰書,都能抽時間落團與會,而且這種會議時間不長,最多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而且作為領導人可以隨時提前離席,王滬寧要忙到什麼程度才不能參與會議。
儘管王滬寧缺席代表團討論的原因仍未可知,但相信對他最終入常影響不會太大。作為三代領導人的國師,王將是繼文革中的陳伯達之後,第二名進入最高領導核心的智囊文膽,他未來的角色很可能是主管組織文宣的書記處常務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