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東珠海市9月陸續有10多人因食用野生海鰻後,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經醫生診斷,患者因感染雪卡毒素導致不適。廣東省食藥監部門特別提醒市民,盡量避免食用1.5公斤以上的深海魚。 食品營養專家表示,雪卡毒素一般來自一些海藻的藻類,魚吃了有毒的藻類後,雪卡毒素會積聚在體內,濃度也會愈來愈高。雪上毒素對魚類本身沒有影響,不過,人吃了則會導致中毒。 研究發現,體積愈大的魚類,體內積聚的雪卡毒素愈多,主要分布於內臟、魚頭和生殖器官。根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老虎斑、東星斑及鰻魚等超過400種魚類可能會積聚雪卡毒素,而且其毒素非常強,甚至比河豚毒素還強100倍,毒素較高時,食用200克的「毒魚」魚肉就能致死。 專家建議,盡量選擇1.5公斤以下的魚食用,而且應將魚頭、內臟之類毒素含量較高的部位去掉。另相關專家指,目前沒有特效藥治療雪卡毒素,如果出現手腳麻痺、惡心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曾食用過深海魚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