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情G普遍,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的追蹤研究發現,5歲幼童每天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每多一小時,在9歲時出現過度活躍的風險會增加逾三成。港大另一項全港性研究顯示,近75%港童日花逾兩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假日更達7.1小時,佔課餘時間一半。專家建議家長,在子女使用電子產品時從旁指導,以減低負面影響。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在2011至2015年期間進行追蹤研究。首先於2011年,向港島及元朗的21間幼稚園收集681名5歲幼兒的數據作評估,包括電子產品使用、行為、心理社交及學業成績紀錄,並於2015年收集該批兒童9歲時的相關數據再作評估。
追蹤研究發現,幼童在5歲時看電視及打機時間愈多,9歲時則有更大機率出現過度活躍等行為問題。數據顯示,5歲童平均每日看多一小時電視及玩電子遊戲,到9歲時出現過度活躍的風險分別增加34.3%及32%,而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則分別增加38.2%及23.2%。另外,打機每多一小時學童的數學及中文科測試得分,分別下降2.8分及3.5分。而每多看一小時電視,超重風險上升19.4%,行為風險問題則上升44.4%。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H副教授葉爣j表示,過度活躍徵狀包括專注力不足,如上課時坐不定、打斷別人說話、專注不多於半小時等;有情緒問題的學童則會情緒波動較大,不開心就坐在角落。
初小生活躍症比例倍增
葉又指,過去10年本港初小學生患有過度活躍症的比例,由5%升至最高10%,增幅達一倍。他指睡覺前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兒童腦部額葉發育,增加患過度活躍症的風險。團隊對該批9歲學童進行過度活躍的評估,發現7%至8%的人有過度活躍徵狀,1%至2%已確診過度活躍症。
七成半學童日用電子產品逾兩小時
此外,研究團隊於2016年在51間小學對7585名6至10歲的學生進行抽查,發現74.8%學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逾兩小時,而美國2012年的同類數據只有20.8%,北京2009年的數據則有47.4%。36.9%香港學童主要用電子產品玩遊戲,36.2%用於看電視,用於學習僅佔20.4%。研究又顯示,學童平均日花逾4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假日平均有7.1小時,而上課日則為3.2小時,均佔課餘時間的一半。
葉爣j形容港童使用電子產品情G令人擔憂,港大建議兩歲以下的幼童不宜使用電子產品,2至6歲兒童應限於每日1小時以下,而6至11歲以電子產品作非學習用途應限於2小時以下(見表)。葉爣j又指,電子產品有利有弊,他並非完全不贊成學生使用,但建議家長陪同小朋友使用並提供指引,既可透過溝通培養親子關係,亦能減低負面影響。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