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中化﹕天災亡國 不止是迷信
【明報專訊】強颱風「天鴿」吹襲下久違地掛上10號風球,香港損失不算嚴重,鄰居澳門卻滿目瘡痍,政府的緩慢應對更被批評如「無政府狀態」。不過政府因天災陷入混亂對中國人來說或許並不陌生,因為古代天災常常如此。
在古人學說中,天災常扮演亡國之兆的角色。受限於季風氣候,中國向來天災頻繁,「治水」便是遠古傳說的重要成分。由於對天災敏感,早期史書《竹書紀年》、《春秋》常記錄災異,漸漸發展成治國無方會引發天災的觀念,如《左傳?宣公十五年》「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墨子?天志下》「天子賞罰不當,聽獄不中,天下(降下)疾病禍福,霜露不時」。
到了大一統的漢代,這套既強化國君神聖也(理論上)制衡無德之君的「天人感應」學說更成為儒術主流,乃至後世王朝每有災異,便常有官員搬出「不祥之兆」來勸說改善施政。《三國演義》第一回蔡邕把災異歸咎「婦寺(戚宦)干政」,正是典型。
確實歷史上很多朝代衰亡都與天災相關,強如漢唐亦不例外,把天災視為亡國之兆亦不無道理。當然這不止是天人感應的迷信——正因風土所限,無論衰落還是昇平都不乏災異,為何昇平時代的天災卻鮮被大書特書?這從隋末與唐初處理災荒的差異可見一斑:隋煬帝時倉廩豐實,卻賑災不力導致民變四起而亡;貞觀初年旱災蝗災交加,唐太宗不僅開倉及變賣宮中財寶賑災,更表演「吞蝗」爭取人心。說穿了災異是個管治質素的測試,當管治已差得不能好好賑災,便容易招來民變。
飽食時代 天災肆虐應怪人禍
但也不能只歸咎人禍,災荒背後還牽涉人口問題。清人洪亮吉〈治平篇〉及西方古典經濟學的「馬爾薩斯陷阱」(Malthusian trap)均認為,在發展較佳的時期,人口膨脹得超出農業生產負荷而人口過剩下,自然出現災荒、內戰等亂象以回復平衡。
這似乎解釋了朝代後期的災情為何常常失控:施政走下坡之外,人丁繁衍也令賑災難度遠高於早期,才會慣常出現尾大不掉的流民問題。而中國的另一關鍵問題是,重視宗族的文化傳統講求開枝散葉,常態下難以遏制人口滋長。
話雖如此,也不是沒有較能擺脫災荒的朝代——高度商業化、高流動性且社會保障較佳的宋代亂事不多不大(《水滸傳》中宋江雖自比黃巢,起事規模卻差得遠),與現代世界在資本體制與技術進步下跳出「馬爾薩斯陷阱」頗有相合之處。也正因現在已是飽食時代,天災成禍的最大原因也只剩下人禍,不論是政府施政差劣、大眾意識薄弱,還是人類活動促成的極端天氣。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作者簡介﹕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2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