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難童雲南開學 NGO辦難民學校 政府指違法屢拆除
緬北戰亂導致大批難民逃入中緬邊境的雲南臨滄市,當地有民間救援組織為免這些難民的子女失學,籌集資金建起多間難民小學,教材由國內的熱心人士捐贈,不過當地政府認為這是非法辦學,多次派人拆除學校。但救援組織並未放棄,政府邊拆他們就邊建,希望讓這些因逃避戰亂赴華的學童有書讀。 明報記者
緬甸邊境果敢(Kokang)的武裝組織與緬甸政府軍的戰爭兩年前重燃,數以萬計的果敢難民湧入臨近邊境的臨滄市鎮康縣的南傘鎮一帶。當地民間難民救援組織的郭先生對本報表示,當時他們主要是針對難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作援助,後來看到許多難民小朋友因逃避戰亂而失學,於是決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幫助孩童就學。
授中國文化 屢拆屢建易名「避難」
救援組織在當地利用組織人力,用木頭、竹子、帆布等搭建簡易的教室和學生宿舍,然後從內地請來支教的教師,教育難民子女傳統的中國文化。「因為他們都是華人子弟,因此所有的教學大網都是按照內地學校的標準。」郭先生表示,他們在最高峰時期,共建了9所難民小學,收容果敢學童2000多名。
不過,由於當地政府並不承認這批緬甸人的難民身分,指他們非法滯留中國,另外政府也認為這些難民學校沒有合法的教學資格,屬非法辦學,於是派人將這些難民學校全部拆除,令在讀學童再度失學。當地救援組織唯有在較偏僻的村落或山上重新建校,供這些學童讀書。「雖然有學校最終還是被發現並被拆除,不過我們還會繼續把它重建起來,雖然這中間困難重重,我們也只能是盡力去做,現在能維持下來的只有兩間學校,共有200多名學生就讀。」救援組織成員表示,為了不讓政府抓到把柄,他們把難民學校改稱為「補習點」,附近的村民也知道他們在幫助果敢的難民兒童,大家都為他們保守秘密。
首日開學派校服文具
昨天是當地難民學校9月開學的日子,學校教師把從國內各地熱心人士捐贈的校服、新書包、文具和書簿派發到學生手中,不少學生第一次到學堂,有的身高甚至只有書桌高,他們第一次摸到新簇的書本、用鉛筆刀,顯得十分興奮,都鞠躬並雙手接過新文具。教師表示,收到的物資還可幫助果敢邊境難民營內的失學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