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亮點
窗簾其實最搶眼
窗簾確切的遮擋功能性無需置疑。窗簾設計師Peter Du開玩笑說,甭管中國人外國人,沒有窗簾好像睡不著覺。但是很多人忽略了窗簾在現代家居裝飾中的重要作用,換句話說,總是不捨得在窗簾上下功夫、花錢。「畢竟窗簾是家裏面除了牆面以外的大面積區域,並不是說貴的就一定是最好的,但合適的窗簾色彩和樣式,不但吸睛,也會立現主人的審美趣味。」
文:盛滔滔 圖:Fortune Decor及網絡
匹配是關鍵字
用簡單一句話總結家裏窗簾到底怎麼安裝的總體原則即:要與建築、室內家居色調、空間相匹配。
與建築相匹配指的是要先看房子的整體建築風格是偏於古典的還是偏於現代的。古典大多用布簾,現代用百葉簾。Peter Du(圓圖)指出,現在大溫和地陸平原地區的新建房屋大多都是所謂「西海岸風格」,即簡潔的現代風格,「比如有的大房有5米高的大窗,那接下來就要看看家裏傢具是什麽風格,如果是用布簾,就需要巨大的簾頭引領視線。」
Peter笑言,依他的經歷,儘管現在大溫新屋的設計趨勢,和10年前相比,窗已經是愈來愈少,愈來愈小,但窗簾卻仍然沒有被被屋主足夠重視。很多新屋的屋主,建房時塑鋼門窗花五六萬,如果是鋁木窗可能要花十來萬,在窗簾選擇上卻不能在材料、樣式、做工上與窗價相匹配,好像預算都用光,再也不肯在窗簾上多花費。
Peter建議,不管是布簾還是百葉簾,怎麼也要差不多是窗預算的三分之一,但很多人連這個一半都沒有。「其實你回想一下,你去到朋友家新屋,一進門,最大塊面積、最吸睛的,除了門板、牆,就是窗簾了,反而可能不會注意到窗框。」
窗簾能改變空間的視覺效果
合適的窗簾可以適當改變房屋空間的視覺效果,比如,豎條圖案窗簾可為房間「增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色彩強烈的豎條圖案窗簾,盡量不做簾頭,這樣可以給人一種拉高空間的視覺效果。
橫向直線圖案窗簾可以為空間「增肥」﹕對於房間過窄長,選擇橫向直線圖案的窗簾有助於「中和」視覺效果。可以在狹長房間的兩端安裝帶有醒目圖案的布藝,一端是具有實用功能的窗簾,另一端則是裝飾簾,這樣前後呼應,也能產生縮短距離的效果。 「現在材料有很多進步,裝飾簾有非常講究的紗和絲,百葉簾也遠遠不是以前的鋁片、木板之類的,還有環保的木草編織材料。裝飾簾現在更是可以數碼印刷,可以用任意自己提供的圖片數碼訂制。」
Peter建議,狹長的客廳可用這樣的裝飾簾分隔功能區,臥室也可分隔成睡眠區和書房區,這種簾有透光型的也有不透光型的,可拉下可捲起,營造出一種空間變化感。
臥室一般規律都是用布窗簾,但百葉簾不佔空間,臥室小的話適用。窗戶如果過小,則適於安裝升降簾。臥室的窗戶比較小,再安裝厚質面料的落地窗簾,會產生笨重、累贅的視覺效果。
如果窗外風景不夠理想,總不能整天不開窗吧?為了要吸收陽光、擴大視野,以及欣賞各種天氣下的戶外景色,可掛上薄紗窗簾,將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窗簾冷暖色各有妙用
如果房間採光不足,最好安裝淺色窗簾為房間「提亮」。房子的底層或者朝向不好的房間,最讓人不滿意的就是它的光線問題。「硬件」的不足,可以靠「軟件」來「包裝」:窗簾要以淺色為主,圖案應是小巧型的,而且如果選具有光澤的反光材料,比如那種棉加絲的的布料效果更佳。
透光的紗簾也可,純白色的百葉簾簡直萬用了。Peter說,窗簾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差別很大,從平衡預算的角度來說,地下一層如果整層出租的話,功能夠了即可,就可考慮節省一些費用,而把預算花到一層明面上。
「窗簾色彩一句話:色彩要避免極端刺激的對比。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黑色。我們做了這麼多窗簾,用黑色窗簾是極少的,除非是在一個特定的空間裏的特殊需求。華人就更覺得黑色是不合適的,有意思的是,本地西人倒是沒有這個禁忌,但也是有前提的,材料上要與黑色和房間傢具相配。」
提到現在窗簾流行趨勢,Peter笑說,是往兩個極端發展﹕一端愈高大上愈好,另一端愈便宜愈好。「貴一定有貴的道理,但一味追求奢侈而忽略和諧原則,可能效果弄巧成拙。」
最後,Peter特意建議,很多屋主都是新屋建好,窗簾作為裝修的最后一部分,總是先於傢具進場,「不妨多等一等。建議家具買了之後再考慮窗簾。至少在主色調確定之後再做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