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求生之道 推外展服務助無家可歸者
【明報專訊】電腦網絡的興起﹐一度造成了圖書館的生存危機。但眾多圖書館通過介入社會服務發現新的立足點。大多區一批公共圖書館也在這方面進行試驗。幫助無家可歸等邊緣人群﹐成為圖書館的業務之一。
多倫多圖書館和市內一批社會服務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衛生局的公共護士﹐在圖書館內為面臨困難的人們提供幫助﹐引導他們使用他們需要的資源。
圖書館的員工接受過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急救的培訓﹐並可為人們提供許多服務﹐比如使用電腦、填寫政府表格﹐以及指點人們去到附近的食品賑濟庫、或者無家可歸庇護所。
過去30年為無家可歸人們服務的多倫多公共護士克羅(Cathy Crowe)對多市圖書館服務無家可歸人士印象深刻。她認為﹐市府相關部門的服務﹐比圖書館還差一些。「多倫多圖書館系統在和無家可歸人們互動方面﹐可以得到五星」。
聯邦政府為密西沙加圖書館提供一年試驗的經費﹐讓他們聘請一位預防無家可歸的外展協調人。該項目如果成功﹐將會為在全國推廣打下基礎。
密市近年發展很快﹐人口迅速增加。但這個城市也面臨為困難市民服務的責任。該市有18.2萬市民收入在貧困線以下。
密市圖書館館長維絲帕(Rose Vespa)表示﹐「圖書館的作用一直在演變中。我們需要和社會相連接」。其中的辦法之一﹐就是回應社區的需要。
聯邦政府撥款聘請的未來的這位協調人﹐將為密市圖書館提供新的能力﹐包括參與對員工的培訓﹐在密市系統內18個圖書分館設計和開通各類服務﹐比如電腦技巧培訓、讀書俱樂部﹐和藝術治療項目等。
密市圖書館系統的一大需要﹐是在員工中豎立起同情心和相關的能力﹐理解和幫助無家可歸和其他遭遇困難的人們。
不過﹐為有困難的人們提供服務﹐有時也為造成其他讀者的不滿。比如﹐是否允許人們在圖書館睡覺﹐就是一些地方經常性的爭論。新市的圖書館去年起給一些身上散發較重味道的人們遞送紙條﹐指點他們去附近可以沖涼和洗衣服的教堂。
京士頓圖書館去年打算制定新的行為規範﹐不允許人們在圖書館內遊蕩和睡覺﹐特別是針對那些「身體氣味很重」的人們,但這個設想受到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