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金管局前總裁、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前天撰文批評過去10年政府「守財奴」政策,再度掀起新班子「理財新哲學」熱議;特首林鄭月娥昨天再次和應,並認同公共開支方面可「大膽些」,亦可適當調整稅務,但否認任的說法是為其未來大灑金錢鋪路。對於前財政司長曾俊華領導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曾發表報告,預警香港最快2021年面對結構性財赤,林太稱自己「有新的看法」,因報告前設可隨新政策而改變。
明報記者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前成員王尹巧儀昨接受本報訪問時則表示,任志剛對前任政府「守財奴」的批評不公允,並擔心現屆政府理財或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提醒香港經濟狀G並非「日日這麼好景」。她認同,報告是基於政府政策原封不動做的推算,當時不知道新政府有何新措施。她指報告原意是提醒政府若什麼都不做,就會有此最差結果,若正面思考,或許林鄭月娥正是看到報告內容而積極作出改變。
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委任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在2014年發表長篇報告,預計該年至2041年本港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平均每年增長僅2.8%增長,最快2021/22年度出現結構性赤字,因此建議政府應「更嚴格」遵守財政紀律,例如維持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20%水平不變。但日前任志剛在網誌中則批評前朝政府想法「穩健有餘,進取不足,亦不合時宜」,指政府開支不需與經濟增長同步。正在泰國外訪的林鄭月娥昨重提她倡議的「理財新哲學」,認同應增加投資性開支以及推出一些稅務政策,「不一定要以收到最大稅收為目標」。
報告預測港低增長
林鄭﹕有新看法
對於早前報告建議,林太指有關報告是基於若干假設,包括香港經濟未來數年只能低增長,另安老服務負擔愈來愈大。但她表示對此兩點「都有一個新的看法」,即在政府增加投資及國家支持發展下,香港未來可望有相當經濟增長;政府亦準備及早做好社區及基層安老服務,減少長者要接受院舍服務帶來的公共財政負擔。
曾參與制訂小組報告的香港會計師專業協會理事王尹巧儀昨表示,政府想花錢不是難事,「一定有好多人來找你」,包括醫療、社福、全民退保等全部需要錢,問題是錢用於何處才有足夠經濟效益。她認為任志剛對前任政府「守財奴」的批評不公允,指政府過去並非沒有投資,舉例基建上亦有很多大型工程,如港珠澳大橋、高鐵等,指對方忽略了政治環境及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
王尹巧儀﹕盼任拋絕世好橋
王尹巧儀又說,任志剛在網誌中提出減稅、增加政府開支等做法刺激經濟,只是經濟學上的「老生常談」,希望對方可以給予更多新思維,拋出一些「絕世好橋」。她對減稅做法存疑,指香港稅率低、稅基窄,可減空間很小,質疑「若只減1%、2%有什麼用?但如果大刀闊斧減,又在哪埵泵^這麼多錢?」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