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前日與教育界代表會面,提出中小學「班師比」(即學校每班可獲常額教師人數比例)劃一增加0.1,料全港可因此增加約2200個教席,惟與教育團體提出增加0.2或0.3的要求有距離。有與會者指出,提升班師比不單是錢的問題,而林太就提到若小學班師比增加0.2,便會欠幾百名教師供應,小學可能會有「搶教師」問題。
教界料接受「袋住先」
林太前日提出提升中小學班師比0.1,即最快下學年小學、初中、高中的班師比,會分別調升為1﹕1.6、1﹕1.8,以及1﹕2.1。以一所開24班的學校為例,可增加2.5名編制教師。有與會者指出,教協及教聯會等團體提出增加比例0.3只屬「叫價」,而現時就算調升0.1,已可使中學不用因為早年減班而要在今年「還人」辭退教師,相信教育界會接受「袋住先」。
林太向教育界提出的5項措施涉及約36億元經常開支,即尚有約14億元可運用,教育團體仍可提出建議,但據知林太提出,由於想趕及立法會7月休會前通過有關方案,以便新學年可立即推行,故她呼籲與會代表在6月初前回應5項用錢建議,但期望教育界代表說明「要」或「不要」該5項方案,避免現時再提出其他未有共識的建議而節外生枝,又要研究一輪,這便無法在新學年推出。
林太前日提出的5項用錢方向包括﹕提升中小學班師比;為自資院校學生每年提供3萬元學券;免費幼教過渡期津貼延長至5年;幼師薪酬調整參考公務員;每校增一名SEN統籌主任。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