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一國兩制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聖貞德中學通識科教師唐金輝
學習目標
◆知識
認識一國兩制、中港矛盾、外交關係、民主、自由及人權
◆技能
1.數據演繹及分析
2.歸納因素的能力
3.回應明辨性及批判性題目的能力
◆態度及價值觀
1.正面評價一國兩制的運作
2.多角度思考
3.理想分析
●資料回應題
1. 試描述資料A中有關2008年以來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趨勢。
○答題技巧
.必須引用數字以解說及回答本題
.由於本題為「趨勢」題目,同學須作簡單運算,描述變化幅度
.要指出整體趨勢及突出的數字
○建議答案
根據資料A,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自回歸以來,一直下降,而且跌幅相當驚人。
整體而言,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淨值,由2008年的56%,下降至2017年的只有9.1%,十年間的下降幅度近47點,顯示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不斷下降。
當中,2016年更下跌至-6.5%,顯示該年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觀感呈負面的印象。由2009年至2010年的一年間,信心淨值由50.8%下跌至25.7%,是十年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年。顯示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大幅動搖。
2. 綜合資料A及B,分析影響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的因素。
○答題技巧
.本題所問的是「因素」,重點是將不同的原因歸納,而非單純闡述原因
.同學須留意本題是「綜合資料A及B」,因此在回答本題時,必須同時提及和引用資料A及B,不能只集中資料B的內容;最少要提及資料A與本題關係
○建議答案
綜合資料A及B,影響香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的因素有經濟、政治及社會3個因素。
經濟因素影響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根據資料B,香港經歷九七金融風暴、2001年科網爆破及2003年SARS襲港後,經濟發展仍能復蘇、「浴火重生」,令市民在回歸後的十年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仍然維持在56%的高水平。及後因經濟狀G有變致中港矛盾增加,令他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亦同樣下降。
政治因素方面,由於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內地對香港的干預亦會影響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能否落實的看法。如資料B論及, 2003年《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流產」後,北京全面改變對港政策;人大釋法否決於2007及2008年普選特首及立法會等,令香港人感到一國兩制受影響,因此出現如資料A顯示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下降的數字。
社會因素影響香港人對一國兩制觀感。如資料B所述,實行自由行政策之後,中港矛盾日增;普通話、簡體字、水貨等,成為香港市民心中的「大陸圖騰」,對大陸觀感變差,抗拒內地人和事,影響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觀感,出現資料A的信心下降趨勢。
●延伸回應題
3.參考資料C及就你所知,你在多大程度同意「外國不應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答題技巧
.本題是批判性題目,同學必須清楚表達立場,不能含糊及矛盾
.答題時須做到正反立論,不能只闡述支持個人立場的觀點
.本題所問的是「外國不應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因此所答的必須涉及香港的情?,不能只就「別國應否干預他國事務」作總體描述
○參考答案
◇支持論點
.損害香港獨立自主: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是一個政治實體,有其制度及法則、憲法文件《基本法》,確保香港特區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依法實行「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香港出現任何爭議,理應由香港法院及香港政府處理;外國加以干預,將影響香港自主及國際關係
.本港有能力解決內部問題:香港特區政府稱一直嚴格遵照《基本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及其他法例,加上香港的法治精神、執法機關的嚴謹執法及獨立的司法制度,保障香港市民的權利及自由,皆證明香港有能力解決本身問題,外國議會動輒提出干預香港特區事務的草案,是多餘及不能接受
◇反對論點
.別國介入有助改善香港現G:香港是國際都會,與國際社會接軌,尤其是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在相關範疇如出現問題時,若有外國的介入,或有助改善情?或阻止問題進一步惡化。例如美國是捍衛自由的代表,有責任推動中國大陸及香港人權和自由發展;若香港失去自由及民主,可能影響香港在美國法律中的特別地位。因此,美國適時介入,或能保障香港利益
.遵守國際公約及《中英聯合聲明》的國際性:香港是國際都會,亦是多項國際公約的締約地區,很多國際公約的簽訂更早於回歸,既然簽訂了這些公約及條文,當然需要恪守及受國際社會的監管。當懷疑出現爭議時,別國介入亦屬正常。再者,《中英聯合聲明》本質上屬聯合國註冊備案的條約,國際社會關心香港情G亦屬合理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70518BZ.doc
(由通識科教師就時事議題撰寫)
[通通識 第4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