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民眾近年瘋馬拉松,但「代跑」造假層出不窮。16日在北京登場的半程馬拉松賽,主辦單位首次啟用大規模人臉辨識系統,所有參賽者都要通過設在天安門廣場的20個人臉辨識通道、80個安檢口進入起點區才能參賽。這套辨識系統辨識每名參賽者的時間,竟然不到1秒鐘。 從1956年的北京春季環城跑,到北京國際長跑節,再到如今的北京半程馬拉松,這項延續了61年的全民健身品牌賽事,共吸引近5萬人報名,主辦單位以抽籤方式,選出2.1萬名參賽者(其中半程馬拉松2萬人),參賽者們分別來自22個地區,其中外籍選手有73名。 採報名抽籤方式 今年的「北京跑」進一步加大賽事的保障,包括不同於以往馬拉松報名「先到先得」,今年改以報名後抽籤的方式。賽事組委會為杜絕飽受詬病的代跑行為,首次在起點檢錄處啟用人臉辨識系統。由於代跑現象嚴重,曾有代跑者在終點前猝死,卻因非參賽者本人,無任何保險理賠。且代跑還破壞了運動比賽的公平性,更喪失了體育精神。「2017北京國際長跑節暨北京半程馬拉松」16日鳴槍開賽,首次啟用大規模人臉辨識系統。「為了嚴防代跑現象,此次路跑率先大規模啟用人臉辨識系統。」賽事組委會祕書長邵曉軍表示,所有參賽運動員都必須從設在天安門廣場西南角的20個人臉辨識通道、80個安檢口進入起點區。人臉辨識系統能在1秒內識別參賽者身分,不僅提高運動員的通過速度,也為賽事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代跑猝死糾紛頻傳 馬拉松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對心臟的負荷相對較大,因此主辦方通常設置許多標準門檻及報名須知,賽事組委會也替登記在冊的參賽者購買人身意外保險,但若是代跑者出意外,將無法保有這項權益。2016年12月10日,廈門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事上,兩名參賽選手在終點附近突然倒地猝死,經調查,其中一名死者吳剛因為是代跑者,所以無任何保險理賠。今年1月,吳剛的遺孀梁姓女子,對參賽資格轉讓者,以及主辦方提出索賠,要求雙方賠償包括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共124萬元人民幣,成為中國首件代跑者猝死索賠案例,也突顯出代跑的嚴重性。 人臉辨識,也稱人像識別、面部識別,以人的臉部特徵進行身分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主要用於身分識別,採用快速人臉檢測技術可以從監控影像、圖像中即時搜尋人臉,並與人臉資料庫進行比對。目前也配合指紋使用於門禁系統、網路電子商務的安全防範、數位相機的微笑快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