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法克斯16日加新社電)環保團體發表成績單﹐加拿大海產品標籤只得到F評分﹐因為相對於美國及歐洲標準﹐加拿大的標籤未有提供足夠信息。環保聯盟SeaChoice周四發佈這份成績單﹐其中說﹐歐洲、美國和加拿大3個地區中﹐以加拿大海鮮產品的標籤說明最為模糊。它說﹐那會推高對所售產品的誤導風險。
報告合撰者﹑哈利法克斯生態行動中心(Ecology Action Centre)發言人特洛(Colleen Turlo)指出﹐基本信息如物種學名﹑如何及何處捕獲及加工﹐均應列在標籤上。
她說﹕「不充分的海產標籤﹐意味着消費者未獲準確的產品健康及環境信息。」
報告指出﹐有些海鮮賣家及零售商﹐自願在商標上添加海鮮產品的全面信息﹐但欠奉統一法規要求﹐等於只有部分消費者得到所需信息。
特洛堅稱﹐加拿大最低程度應看齊美國與歐洲標準。她解釋﹐對加拿大消費者﹐他們根據標籤信息﹐可能無法了解海產實際來自哪個國家﹐是養殖或是野生。
成績單指出﹐歐盟諸國標籤包括海鮮俗名﹑學名﹑捕獲方法﹑地理起源地與最後的加工國家。美國標籤則包括海鮮俗名﹑產製方法及加工國家。
特洛說﹐令人震驚的是﹐在美國及歐盟出售的加拿大產品﹐其標籤上比在本國出售時列出更多信息。
研究說﹐其他國家提高標籤要求﹐背後動因源自海鮮基因檢測結果﹐揭發廣泛的欺騙行為﹐涉及海鮮被標示為一個物種﹐實際是完全不同的別類海產。
加拿大食物檢驗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監督食物標籤﹐它的網站指出﹐標籤應提供俗名﹑份量﹑最佳保質期﹐以及生產商﹑批發商或進口商的名字和地址﹐「有些情況下﹐需有等級∕質素與來源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