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全國屋價累積升幅近4成﹐增長速度拋離收入﹐導致置業負擔能力惡化﹐但加拿大千禧族未有放棄置業夢想。
根據滙豐銀行的調查﹐這個年輕世代之中﹐其實已有三分之一人當了業主﹐還未有物業在手的﹐佔逾八成打算在未來5年買屋。
這項調查規模龐大﹐在歐洲﹑亞洲﹑中東﹐以及北美洲9個國家進行﹐合共訪問9,000人﹐當中1,000人來自加拿大。
由於樓市持續向好﹐帶動屋價顯著上升﹐市場有傳說指千禧族置業夢碎。不過﹐根據加拿大滙豐銀行執行副總裁兼零售銀行業務及理財部門主管托梅(Larry Tomei)的看法﹐今次調查結果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調查結果顯示﹐加拿大34%千禧族已經買屋﹐至於還未有樓的人﹐82%表示計劃在5年來當業主。全國來說﹐持有相同置業打算的人佔了70%﹐比千禧族低了12個百分點。
這些年輕準買家之中﹐很多人都願意在生活方面作出犧牲﹐以能夠有足夠經濟能力入市﹐以及應付置業的持續成本。
調查發現﹐59%打算置業的千禧族將會考慮減少娛樂方面的消費及外出的活動。此外﹐也有30%的人準備推遲生育子女。
不過﹐對於首次買家來說﹐置業首個大關卡是籌措足夠首期。截止上月﹐全國平均屋價稍逾47萬元﹐若然支付最低首期﹐需款略超過23,000元。
托梅便指出﹐雖然置業意欲強勁﹐今次的調查反映﹐加拿大千禧族面對一些重大障礙﹐達到70%的人表示未能儲蓄足夠的首期﹐也沒有確定的預算。
這次的調查再次證實市場早已知道的1個實況﹐就是年輕買家對父母資助的依賴。
根據調查結果﹐已經當業主的千禧族之中﹐37%獲得父母的幫助。事實上﹐這方面的依賴向來都存在﹐並且反覆增加。
加拿大按揭專業人員會(Mortgage Professionals Canada)在去年秋季調查報告中便指出﹐上世紀90年代之前﹐首次置業人士的首期之中﹐12%來自父母及家人的送贈或貸款﹐及至過去2年﹐這個份額已經增加至18%。近年屋價增長加快﹐再加上房貸要求提高﹐不少買家需要支付份額較高的首期﹐才能夠借取足夠的貸款﹐因此沒有理由預期這個趨勢會有所轉變。
此外﹐多達21%的千禧族曾經「回巢」﹐與父母同住﹐以能夠節省開支﹐儲蓄首期。
根據滙豐銀行的調查﹐過去2年﹐42%的千禧族買家最終超出預算﹐事後也可能需要父母再次幫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