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社交媒體的內容不再停留於分享自拍照或「相機食先」的美食照,亦成為社運人士及政客等兵家必爭之地,千方百計為求打動網民,將「like」轉化為行動及選票般的實質支持。不過網上言論可以匿名,人人都可以是「專家」,於是流言滿天飛,焉能辨別消息真偽?數碼時代洪流難以逆轉,社交媒體會成為新世代認識社會、加強社會政治參與的助力還是阻力?
◆美民調:社交媒體有助社會政治參與
美國民調機構Pew於2016年7月至8月就社交媒體的政治環境(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n Social Media)進行民調,約4600名受訪者中,大部分認為社交媒體有助社會政治參與。
(見圖)
◆「社交媒體的文化製造了特朗普」
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專門研究新媒體及數位文化的Professor Richard Rogers認為,相較以往由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牽領輿論導向,在社交媒體的國度,資訊來源由「人」取代,每個資訊單位為尋找和鞏固自己的小眾市場將自己定位得更窄更清晰,情G有點像我們經常批評的「圍爐效應」,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網絡文化催生各式各樣標奇立異的出位候選人,「負面作用是輿論質素下降,以及更業餘、也更個人的文化的冒起。」Rogers以美國為例,幾乎所有媒體也如宗教狂熱般緊貼政治人物的Twitter,造就特朗普(下圖)這一種「natural for twitter」的候選人,對手希拉里便嘲笑特朗普是A man you can bait with a tweet ,隨便發一帖「推文」,他便無法抗拒、幾乎即時地以極不專業、最嘩眾取寵的方式反擊,「是社交媒體的文化製造了特朗普」。
——節錄自〈仲有一星期,你今日諗鬙慼H〉,《明報》,2016.08.28
◆數據看香港(圖)
◆港人上網比率#(圖)
◆港人獲得政策或社會時事資訊的渠道#*(圖)
◆助力.優勢
社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等,都是年輕一輩的寵兒,更新速度迅速又方便,按個人喜好「訂閱」喜歡的網頁瀏覽,亦增加接觸時事的機會。根據香港統計處2016年11月出版的研究,15至34歲年齡層當中,均有近五成人會從網上媒體及社交網絡,得知公共政策或社會時事議題,或多一個途徑關心社會。
換個角度,社交媒體亦提供了上佳平台予政治人物──尤其新冒起者或欠缺助選經費進行大規模宣傳的人物,把自己的想法與理念於網上發布,亦透過社交媒體跟大眾互動,增加人氣與知名度之餘,亦可以按公眾的反應與意見調整選舉策略或政綱。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前,一些候選人在傳統媒體如電視、收費報章等曝光率較低,社交媒體往往成為他們的好幫手,朱凱Y便為一例。網民可以翻看候選人在選舉論壇的表現,亦可檢視候選人就政府政策或新聞的回應質量。
◆阻力.隱憂
透過社交媒體閱讀時事或宣傳,並非毫無隱憂。社交網站如facebook會記住使用者曾到訪過的網頁及瀏覽過的文章,從而「建議」甚至篩選用家該閱讀哪些篇章和留意什麼新聞。如此一來,讀者視野目光不知不覺間或漸趨狹窄,強化一己之見。用家的想法已根深柢固,持其他政見的人,亦難以打動。
另一方面,社交網站發放資訊極為迅速,若新聞有造假成分,在未被識破之前,可能已經在朋友社交圈內廣泛流傳,亦可能散播遠至世界各地。有評論分析美國大選為何特朗普會「爆冷」勝出,其中一個原因是社交網站氾濫假新聞推波助瀾,例如facebook上有謠傳教宗支持特朗普,或有人誤信而為特朗普投下信任一票。facebook發聲明表示重視虛假新聞的問題,2017年1月開始在德國試行辨識假新聞的程式。
文:楊淑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