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協助深水埗居民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該區約兩萬人居住劏房單位,當中約三成為獨居者,不少因居住環境欠佳及經濟壓力,導致有情緒問題,通常個案隱蔽,未必主動求助,促政府加強外展服務。
統計處在前年5至9月調查,發現本港有約19.9萬人居於劏房(分間樓宇單位),租金中位數為4200元,佔住戶入息比率達32.3%。此外,本港樓齡達25年或以上的樓宇中,2.52萬個屋宇單位被間成約8.88萬間劏房;以九龍最多,佔全港58.4%。
施麗珊說,以深水埗面積100呎、連廁所的劏房為例,月租平均約4000元,最貴約6000元,業主按年加租約一至兩成。她說,獨居劏房戶普遍情緒不佳,遇事不求助,相比一般家庭,社工需花更多時間接觸及建立信任,盼政府加強外展服務、就業支援或實施租金管制等。
促加強外展服務
房委會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輪候冊有約28.23萬宗申請,申請按季減少4200宗,但公屋一般家庭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由去年9月底的4.5年增至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