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改變策略 擴展網上業務
Macy's股價將見底具30%上升空間
【明報專訊】財經雜誌《巴倫》表示,美國百貨公司營運集團Macy's(代號M)股價由2015年中的73美元,下跌至上周五收市報31.99美元,跌幅達56.18%,反映實體零售商遭網上零售商打擊的程度十分嚴重,但由於Macy's已改變業務策略,減少實體零售店的數量,積極擴展網上業務,至今已成為全美第六大網上零售集團,故若進一步擴展現有政策,其股價應有20%至30%升幅,再加上分拆零售分店所在物業,每股價值應介乎45至50美元,股息回報率高達4.7%。
《巴倫》表示,Macy's於過去2個年度的銷售收入持續下跌,主要是消費者已轉向網上購物;根據Macy'a的預測,截至1月底止的年度,同店銷售預期下跌3%。
該雜誌表示,受訪28名分析員中,只有7名分析員給予Macy's「吸納」的投資評級,人數是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最少,在這種悲觀情緒及Macy's積極改變業務策略的情况下,相信其股價快將見底。
獲Hudbay's Bay覬覦
該雜誌表示,早前有市場傳言指出,Hudson's Bay(代號HBC)有興趣收購Macy's,反映已有同業認為Macy'a股價將見底,對Macy's的前景感樂觀。
《巴倫》表示,Macy's擁有的物業投資組合現市值逾210億美元,顯著高於集團的160億美元企業價值(股價加淨負債);物業投資組合中,包括1.42億立方呎零售樓面,及在730間零售分店中,擁有400間分店的物業。
目前持有Macy's約1%股權的活躍投資機構Starboard Value,由2015年開始不斷迫使Macy's分拆物業資產上市;Starboard於去年初在一份報告中指出,Macy's的物業投資組合市值達210億美元。
2017年度盈收料下跌
Macy's計劃本月21日公布2017年度業績,預期淨收入259億美元,淨收益9.45億美元,每股3.05美元;該集團於2016年度錄得淨收入270億美元,淨收益11億美元,每股3.22美元;該集團亦預期2018年度淨收入會再下跌至249億美元,淨收益跌至9.07億美元,每股3.2美元。
South Texas Money Management研究部董事Christian Ledoux表示,Macy's現股價以2018年度盈利預測的10倍價格交易,市盈率偏低,合適市盈率應為12倍,故股價應可上升至39美元,即相對上周五收市價有21.91%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