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歷史合教 須中史為主 教局:類近獨立成科 被批轉彎抹角
【明報專訊】港獨潮下將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的訴求增加,教育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根據2016年底完成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學校在初中若將中史及世界歷史合併(佔4.1%中學),或將中史納入人文科等課程(佔6.5%學校),須循序漸進達至以中史為課程主軸,及提供獨立兼具系統性的中史單元。局方指此安排與中史獨立成科類近。
回應教師關注 增教衰亡亂世
另外,課程發展議會的專責委員會月前就修訂《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課程指引》提出建議,教育局完成諮詢後承認,較多教師關注課題少談衰亡亂世。據本報了解,專責委員會已決定增加亂世史。
教育局在立法會文件指出,有意見認為近日出現青年日趨激進的政治行為、不理解一國兩制,與他們不熟悉中史有關,局方明白社會上對初中中史獨立成科的強烈訴求,現時約九成中學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其餘學校需修訂課程,令中史成為主幹,長遠方向則由專責委員會進一步探討。
就何謂以中史為主軸、以世界歷史作旁枝,有熟悉中史課程修訂問題的人舉例,教古代貿易時要先教中國的絲綢之路,才交代西方國家情G,至於學校如何及何時要修訂課程,令其類近獨立成科,他指新的課程指引刻意寫得含糊,因為課程發展議會及教育局都深明不可要求每所學校都把初中中史獨立成科,「每校情G不同,有些學校本來已教很少中史」,加上將兩史連結,及將中史納入綜合人文學科都是由教育局提出,教育局不能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倒不如讓學校逐步取消這類教學模式。
何漢權:局方拒絕承認「拆科」錯誤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教育局的建議是「轉彎抹角」,不願承擔當年拆散中史科的責任,呼籲當局「將中國歷史科五個字的門牌掛好」,不應轉移焦點拒絕承認政策錯誤。
月前出爐的初中中史課程修訂建議被指「歌頌大一統而輕亡亂」,包括加插「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措施」作為附屬課題,略去唐朝黃巢之亂歷史等,教育局在諮詢過程中接獲293份問卷及23份意見書,局方承認教師關注少談亡亂,惟文化史過多,局方稱專責委員會將作檢視,若課時不足,會減少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歷史在整體中史課程的內容。據悉,課程發展議會已修改中一課程框架,將修改中二及中三框架,增加衰亡內容。
未列明「專科專教」為方向
當局建議初中中史每年課時為33小時,但七成接受諮詢的教師認為不能完成建議的課程內容,教育局文件指出,專責委員會將根據諮詢結果檢視課程分量,釋除課時不足疑慮。至於教界要求中史科專科專教,局方並無列明此為未來方向,指65%初中及93.5%高中中史課堂由接受過歷史專業訓練的教師任教,而不少非主修歷史的教師,亦以專業態度及知識準備課堂,獲學生認同;局方會繼續加強師訓,正與本地機構討論提供更多培訓中史教師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