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審計報告揭醫管局藥物管理漏洞,過去5年發生32宗危險藥物遺失事故,但八成半即27宗調查後原因不明,瑪麗醫院更四度發生同類事故;另5宗事故未即向衛生署呈報,最長延報逾4年。報告又批評各醫院批核非藥物名冊的藥物做法不一,同一病情的患者收費無指引。
非名冊藥收費無指引
醫管局回應,會就非藥物名冊藥物的使用制定指引,並跟進及落實推行報告書建議。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稱,醫管局大部分藥物都以招標採購,承諾把做法擴至非名冊藥物,並認同無論是否在名冊內藥物,各院都應有統一機制處理。
醫管局2015至16年度的用藥總成本達57.1億元,佔總開支一成。審計報告指出,醫管局於該年度的非藥物名冊總開支為2.49億元,佔藥物總開支4.4%,涉362個藥物項目,當中96.5%用非名冊藥物的藥單列明只收標準收費,其餘按成本價收費。報告質疑,各院批核非名冊藥物處方做法不一,又未有清晰書面指引,令同樣病情的患者付費水平不同,建議就收費制定全面指引。
藥商供貨遲 醫局從未召評審小組
此外,專科門診平均給藥日數持續增加,由2011至12年度的76.4日,增至2015至16年度的84.2日,增加10.2%,一次過處方大量藥物供長時間使用,易造成囤積浪費,促醫管局定期評估藥物浪費程度。
藥物採購方面,報告指其中一間佔醫管局37%採購量的藥物供應商,被投訴逾時交貨個案由2013/14年的65宗,增至去年度的184宗,增幅達183%,但該局從未就此召開表現評審小組會議。
瑪麗涉4次
另外,報告質疑醫管局近年危險藥物遺失事故增加,過去5年的32宗事故中,有5宗(16%)更從發現起計425至1494日後,仍沒向衛生署呈報,至審計署查詢後才於今年5月呈報。報告又不點名批評瑪麗醫院曾4次發生事故中,3次在外科病房,涉及焦慮症及止痛藥物,但未能查明原因,反映該院沒採取有效改善措施,提醒醫管局應全面檢討危險藥物的處理及保管。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表示,醫管局的藥物管理及藥物名冊一直不公開不透明,促當局切實檢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發言人表示,很多新藥難及時做批核,用藥原則應「先救病人」,再考慮收費。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