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德:寬容禮讓 管寧言傳身教
[2016.10.28] 發表
【明報專訊】若每人都互不相讓,社會就會紛爭不斷。《三國誌.管寧傳》中,記述了漢末三國時期,隱士管寧的禮讓事跡。在管寧居住的村子,村民常為了打井水而爭吵。因此,管寧在井旁添置很多取水工具,方便村民取水。村民知道後,互相檢討,從此不再爭吵了!
此外,管寧的耕地常被鄰居的牛破壞,他卻不發怒,反把牛牽到陰涼處吃草,再帶回給鄰居,令主人十分慚愧!管寧的行為感染了村民,從此村民都互相禮讓,他的好品德亦因而傳遍天下!
我們只要多做一點點,互相禮讓,就能和睦共處了!
■想一想
你曾與同學爭吵嗎?若當時大家互相禮讓,是不是能避免紛爭呢?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同學喜歡讀文言文還是白話文?民國時期,胡適和陳獨秀等大力提倡新文化運動,提出「我手寫我口」,即以較接近口語的白話文代替文言文。胡...
詳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