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錦囊•引用資料答題:正反論證
【明報專訊】◆資料A
血汗工廠 成就製衣大國
孟加拉的紡織、製衣行業發展蓬勃,有超過4000間製衣廠,每年營業額約有190億美元,佔出口額的八成,是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僅次於中國,是孟加拉的重要經濟支柱。不少西方品牌都是孟加拉成衣廠的代工對象。
孟加拉吸引到著名大品牌在當地生產成衣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成本低,當地製衣工人的最低工資偏低,每月工資約有37美元(約每月不足300港元),再加上貨品由孟加拉輸往歐洲有免稅優惠,吸引力就更大,而對當地人民而言,亦因而帶來大量工作機會。
——改寫自now新聞《新聞智庫》節目內容,2013.04.25
◆資料B
跨國監察 企業人權責任
香港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聯同日本人權組織,於2014年派臥底調查員到UNIQLO在華供應商互太及聯泰兩間製衣工廠當車間工人。結果發現,聯泰的工人平均每月加班112小時,有工人表示每天要熨約700件襯衫,每件熨衣費只有人民幣0.29元(約0.34港元),而互太工人則平均每月超時工作134小時。另外,工人長期處於高危及不安全工作環境,如廠房溫度高達38℃至42℃及污水滿地等。品牌母公司承認報告中部分關於惡劣工作條件的事實,之後發佈企業社會責任行動報告,表示已要求供應商進行糾正改善措施。
——改寫自本地報章及香港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網頁
◆小通:若以上述「經濟全球化」議題為例,如果題目是「參考資料A及B,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人民弊多於利,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我怎樣充分運用資料作答呢?
君老師:如果你持同意的立場,那麼作答時可以在資料B中找出因經濟全球化而帶來的勞工權益問題,例如不少發展中地區出現了血汗工廠,剝削當地人民的勞工權益,例如資料提及的超時工作、不安全的工作環境等。
小明:即是我提出支持「弊多於利」的理由就足夠了嗎?
君老師:還未夠呢!你沒有提出相反的立場——即是反對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人民弊多於利的觀點。你要同時提出反對弊多於利的觀點,例如資料A提及在國際分工下,發展中國家如孟加拉因為生產成本低而吸引外資,為當地人民帶來工作機會,提升了他們的生活素質——在提出對方的觀點後加以反駁,這才算是充分運用了資料和全面回應題目。最後,亦可以加上自己所知的例子豐富答案。
小識:那作答卷一和卷二時,在運用資料上有分別嗎?
君老師:卷一是「資料回應題」,同學要準確運用資料回應提問,所以卷一提供的資料通常都較卷二多,由一則至四則不等。卷二是「延伸回應題」,「延伸」即期望同學能在資料以外,加上個人識見深入剖析題目,因此提供的資料較少。卷一題目會限定「根據資料A及B」,同學作答時就只應在資料A和B中尋找已隱藏的答案,只待你發掘及加以解釋。而卷二通常提問詞為「參考資料」,可見期望同學作答時大量加入個人識見作分析。
小識:若提問是「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可否不運用所提供的資料作答?
君老師:「就你所知」即同學的常識和日常所學,所以同學亦要提出「資料以外」的例子以豐富答案。其實試卷中提供的資料可說是「提示」,對答題一定有幫助,建議無論如何也要運用,而且同學若全以個人所知作答而無視資料,亦反映未能瞭解及善用資料,分數相對會較低。
文:鄧婉君老師
插畫:謝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