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漫話:橫洲項目 港府「摸底」代諮詢

[2016.09.29] 發表
資料來源:尊子,尊子漫畫,《明報》,2016.09.19

【明報專訊】◆資料A

資料來源:尊子,尊子漫畫,《明報》,2016.09.19

◆資料B

特首梁振英於9月19日回應傳媒提問橫洲項目爭議時,強調政府沒有作任何妥協、退縮或縮減發展規模,他又說由於項目涉及跨部門工作,所以由行政長官統籌,細節問題是由財政司長曾俊華擔任主席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負責。不過,其後財政司長辦公室發言人澄清,財政司長未曾出席專責小組的會議,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亦沒有決定將橫洲發展計劃以分期形式進行。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黃成智坦言,任職小組成員多年未聽聞會有公營房屋項目由特首親自督師,指情況很罕見,「新界東北發展項目都未去到特首這麼高層次,最多只是去到林鄭」。

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迪在與運房局長張炳良及發展局長陳茂波見面後批評,政府在規劃橫洲時並未作公眾諮詢,他指當局在規劃前期以「摸底」(非正式會面)形式與區議會及鄉委會主席會面取代公眾諮詢是荒謬,而「摸底」對像多是「有權有勢」之人,形容是「官商鄉黑」勾結。張炳良則表示,當局過去在許多項目都有向地區人士作非正式會面,以瞭解社區的初步反應,強調「非正式接觸本身不是勾結」。

來源:綜合報道

◆聯繫時事議題

朱凱迪向特首提出多個問題,包括為何新界元朗橫洲公屋發展,由17,000個單位減至4000個,促對方向公眾交代,「如不解釋清楚,唔好成日講香港有土地問題、房屋問題」。朱凱迪又指向梁振英表達鄉議局不民主、不透明的黑暗體制,過去數年可見「官商鄉黑」問題影響全港市民,政治暴力氾濫,希望對方正視問題。

特首梁振英於9月21日記者會上承認,2014年聽取運房局匯報地區人士強烈反對興建1.7萬公屋單位後,由他下決定支持橫洲分期發展,第1期先建4000單位。運房局長張炳良則披露政府先後4次「摸底」,第1及第2次政府均提出建1.7萬公屋單位,但第3次「摸底」則減至4000個,惟只有該次會面無任何會面內容資料。

——綜合《明報》報道

◆相關單元

單元二:今日香港 (主題一: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

•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什麼人可作出相關決定?為什麼?

• 不同人或機構能為維持改善生活素質作出什麼貢獻?有什麼障礙?在沒清除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 相關概念

房屋問題 土地發展 城市規劃 生活素質 公眾諮詢

◆漫畫信息解讀

作答結構:1) 主題句 2)說畫 3)解畫

主題句: 漫畫諷刺橫洲發展計劃一事,並諷刺政府和商界及鄉紳有「檯底交易」嫌疑,令計劃變質及市民受惠程度減少

說畫: 檯底有兩隻腳在尋找一些字詞,其中一隻選了一個「縮」字,而對話中透露畫中人是特首,要統籌和協調相關工作

解畫: 兩隻腳在檯底下「會面」,代表這是「檯底交易」,見不得光。而代表特首的腳選了一個「縮字」,代表政府的立場是退縮。整體反映作者諷刺政府在橫洲發展計劃中,因和其他人如商界或鄉紳有秘密協議,所以在立場上退縮,縮少發展規模,如減少公屋興建數量

■ 問題

1. 橫洲發展計劃對香港有什麼重要性?

◆答題指引

紓解嚴重的房屋問題:由於原計劃會興建1.7萬個公屋單位,如果能夠按原本規劃完成,可以協助不少輪候公屋的市民「上樓」,紓解房屋問題

維持社會穩定:現時社會出現分化和對政府的不信任,部分市民認為政府不能解決他們的民生訴求,所以如這計劃能紓解房屋問題,將增加市民的信心,有利政府管治和社會穩定

發展鄉郊地方:現時社會發展大多集中於市區,鄉郊地區缺乏發展。這計劃能有效建設偏遠鄉郊地區,有利這些地區的發展,也有利香港整體的發展和競爭力

■ 2. 橫洲發展計劃一事中,涉及什麼爭議?

◆少數利益 vs. 集體利益

原來的橫洲計劃可興建大量公屋單位,有利香港整體市民,但同時有可能影響一些人的土地利益,令他們不支持,或出手阻礙計劃進行

政府運作 vs. 市民知情權

為了能有效進行計劃,政府事前和不同團體或人士非正式會面(「摸底」)及協商內容、結果,以確認計劃是否需要調節,這些事前準備工作沒有向市民交代。但市民認為這類影響深遠的大型計劃,自己絕對有知情權去瞭解事件

效率 vs. 公平

政府採「先易後難」方針,目的是盡早開展計劃,令當中的建設或房屋能早日出現,先令部分市民受惠。但有市民或議員認為這是「欺善怕惡」,不去解決當中的困難和問題,任由部分人霸佔土地,對其他村民或市民不公平

更多教育
概念解碼: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 NIMBY
【明報專訊】「鄰避效應」這詞於1980年代由時任英國環境事務大臣Nicholas Ridley提出,英語直譯中文即「不要在我家後院」,意思指... 詳情
觀點與角度:內地客一去  旅業墮寒冬
【明報專訊】內地一連7日的十一黃金周(10月1日至7日)將至,香港旅遊業界一直視為重要商機。近年訪港內地旅客數字下跌,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直... 詳情
學生投稿:青少年被逼至牆角的元兇
【明報專訊】近年常傳出許多中學生自殺的消息;文憑試放榜後,報章除刊登狀元不亦樂乎的照片外,更有不少失落考生的臉孔。站在學校的立場,這些鬥爭、... 詳情
【明報專訊】今日香港的青少年承受不少的壓力。在同學的筆下,幾乎每個香港教育制度的持份者,都是向青少年施加壓力的共犯,閱罷不禁教我反思:可以為...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經濟學人》一篇文章探討世界各地不少政客都以失實言論煽動選民情緒,反映我們正進入「後真相」(post-truth)的政治時代...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