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即棄膠餐具 法國將禁用
時事點對點:法國將禁塑膠即棄餐具
時事點對點:避收緊樓市政策 滬掀離婚潮
時事點對點:中國式「買樓離婚」
專題故事:兩代人看城市規劃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點對點:年輕人賭上癮 8歲首下注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賭博有年輕化趨勢,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及理工大學學者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以問卷訪問496名邊緣青年及400名學生,發現學生首次參與賭博的平均年齡由以往同類調查的10至11歲跌至8.1歲。而邊青賭博的每月平均支出逾5300元,更有13.9%受訪邊青是病態賭徒。

負責研究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榮譽院士黃麗娟表示,調查訪問接受青少年外展服務的邊緣青年(平均17.9歲)及一般學生(平均15.6歲),結果發現74.6%邊青及35.3%學生在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學生首次參與賭博下注的平均年齡為8.1歲,較過往其他同類調查的平均10至11歲低,估計原因包括網上投注令青年更易接觸賭博。

黃麗娟表示,小學生賭博多受家人影響,如一起玩撲克牌等,曾有10歲學生最初只是幫助家人投注,其後因記得戶口號碼而自己投注。她建議家長避免與子女賭博,若要介紹賭博,亦要講解賭博風險。

邊青月花5300元賭博

調查又發現過去一年有賭博的受訪邊青,每月平均賭博支出達5340.8元,遠高於一般學生的116.4元,而邊青欠賭債及借錢的比率亦較高。曾經沉迷賭博、現年19歲的Henry(化名),12歲首次賭博,最初與朋友玩撲克,至16歲時在機舖沉迷玩「射魚」遊戲,透過贏取積分換現金,試過一日內輸掉逾萬元,2016年初分別向財務公司及朋友借貸15萬元及10萬元,終因債務太多「清醒過來」,在社工協助下決心戒賭及逐步還款。他對過去的賭博生涯感到後悔,現不敢到遊戲機中心,並呼籲其他人遠離賭博。

──綜合《明報》報道

病態賭博十大徵狀

病態賭博(pathological gambling)是成癮行為,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訂下的診斷標準,病態賭博有以下10個徵狀︰

1.腦海裏充滿關於賭博的事情

2.需要不斷增加注碼來追求刺激

3.曾經嘗試控制、減少或停止賭博,皆不成功

4.嘗試減少或停止賭博時,會不安或容易發怒

5.以賭博來逃避問題或紓解不快的情緒,例如無助、內疚、焦慮或沮喪等

6.輸錢後常常再去賭,希望追回輸了的錢

7.曾說謊來隱瞞賭博行為

8.為了籌集賭本,曾經做非法的事情

9.因賭博行為而傷害或失去親友、學業、工作或晉陞機會

10.依賴他人提供金錢,以紓解因賭博引致的財政困境

◆青少年賭博原因

個人因素:賭博過程帶來刺激感;挑戰權威,嘗試反叛行為等

朋輩因素:受朋輩影響(peer influence),進行從眾行為(conformity behavior);渴望取得朋輩認同,或受朋輩壓力(peer pressure)下賭博

家庭因素:父母有賭博習慣,令子女從小接觸賭博;父母有偏差行為(如濫用藥物),子女缺乏家庭的愛與關懷;家庭過分強調金錢的重要等

社會因素:賭博資訊氾濫、借貸方便普及(如信用卡、財務公司);社會上有不少合法賭博的渠道(如賭波、賭馬及六合彩)等

資料來源:東華三院成癮輔導服務網頁、健康行動網頁、香港心理衛生會《全方位減壓手冊》

《明報通通識 第405期》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年輕人賭上癮 8歲首下注
時事點對點:青少年賭博問題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