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數據亮眼 中國經濟走出谷底
里昂:中美經濟回穩 全球經濟最壞時期已過
中國8月分包括金融指標在內的總體經濟數據表現亮眼,顯示了中國經濟成長L型轉捩點已過,也就是說中國經濟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除中國經濟學家指出不應再看空中國經濟外,國外分析師也持類似的看法,里昂證券經濟研究部主管斐思偉(Eric Fishwick)19日指出,全球經濟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大宗商品價格可望開始回升,中國及美國經濟都在回穩。
新華網轉載《上海證券報》文章指出,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證明中國經濟成長L型轉捩點已過。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8月金融指標整體超預期的好,M1與M2差距縮小,表明企業流動性陷阱有所改善,和稍早公布的8月總體經濟數據轉好契合,共同指向中國經濟正在走穩。
不會出現V型U型反彈
中國正處於經濟下滑期,但不少專家認為,目前已接近短期景氣谷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就認為,中國經濟下滑已接近底部,觸底後就不會再下降,但也不會出現大的V型或U型反彈,可能將是大L型加若干小W型的走勢。
8月各項經濟指標出爐後,更有專家斷言L型轉捩點已現。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中國經濟L型轉捩點已至,偏執看空中國經濟必釀大錯。
里昂斐思偉認為,中國及美國經濟回穩,加上美國投資支出止跌,相信全球經濟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他預計,明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望回升,而新興市場經濟亦會緩慢復甦。
雖然中國經濟走穩,但由於正經歷結構性改革調整,今年中國經濟成長將維持6.7%,明年則會維持在6%至6.5%之間,預估2018年經濟成長將放緩至5.5%左右。中國債務占GDP比例增加,或需要通過降息、確認不良資產等方法解決。斐思偉同時認為貨幣風險仍然存在,隨著美元走強,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預料年底會貶至6.85兌1美元水平。
經濟下行壓力仍在
新華網指出,8月資料顯示的只是一個月的變化。正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所言,結構調整正處在關鍵階段,結構調整的陣痛還在釋放,實體經濟儘管有所改善,但企業經營困難還是比較多,地區分化還比較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不小。
債務風險更讓人不能有絲毫懈怠,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說,目前中國債務占GDP比重,年增速達20%,高速成長的信貸背後孕育著莫測風險。汪濤強調,投資回報若不能支撐債務,那就會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