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小檔案:海龜誤吞塑膠垃圾

[2016.09.15] 發表
(C)WWF-Hong Kong
(C)WWF-Hong Kong

【明報專訊】香港三面環海,雖然有著豐富的生態,卻正受海洋垃圾嚴重威脅。我們從書本中認識到很多海洋生物均會進食海藻、微生物或小魚等來汲取營養,可是近年本港發現有為數不少的海龜體內積聚塑膠垃圾,亦有不少即棄包裝的海上垃圾有被魚類咬過的痕跡。海上垃圾除了影響海洋生物的健康和污染牠們的居所之外,若人類們吃了受污染海鮮,更會威脅健康。

即棄塑膠滿佈海岸

根據「育養海岸」計劃過往調查結果顯示,香港的海洋垃圾多源於本地,而且達七成半為即棄塑膠垃圾,例如膠樽、即棄餐具及餐盒、飲管、膠袋等。雖然香港政府和部分市民已開始關注海洋垃圾對生態的影響,積極清潔海岸,政府各部門每年更平均收集大約15,000噸海洋垃圾;但事實上,本港的偏遠海岸和海底等範圍仍然有大量垃圾未被徹底清理,需要更多人手及資源處理。而且,如果我們不斷製造海洋垃圾、污染環境的話,即使舉辦海岸清潔活動也不能根治問題。

膠水樽分解需450年

有外國研究估計,一個膠水樽需要整整450年才會在海中分解。試想想我們飲一瓶水需要多久?原來大家享用幾分鐘至幾小時的用品,竟然比我們更長壽!即棄產品或許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用完就丟棄,不用洗不用抹,但是背後卻會傷害自然環境足足數百年。

自備水壺 少買樽裝水

要杜絕海洋垃圾,其實我們每人都可以從自身改變做起:日常生活中常常自備水壺,減少購買樽裝水;買外賣時自備餐盒及餐具,拒絕吃即棄大餐;簡單一句「唔使飲管」和「唔使膠袋」,環保人人讚。只要養成不浪費的生活習慣,避免製造不必要的垃圾,就能從源頭減少製造海洋垃圾。你願意跟我們一起守護海洋嗎?

考考你

香港的海裏除了魚、海豚、海龜、珊瑚以外,還有什麼?

答案是塑膠!

(承諾減少使用即棄膠產品:見網)

文、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

更多教育
動動手:發光月亮窗貼
【明報專訊】中秋節又到了,不妨搞搞新意思,製作一個發光月亮窗貼!即使真實的月亮被雲霧遮蓋、打風落雨,你仍可以在家中欣賞到獨一無二的「皎潔月光...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