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希望學生可愉快而有效學習,校長徐區懿華認為傳統測試有其缺陷,故新學年在小一至小四減少紙筆測試,推行進展性評估,教師會因應每名學生程度派發不同難度的工作紙,在親子學習日,學生還可自選「任務」的難度。 明報記者 田青青 小一全年只考試一次 徐區懿華曾在津貼學校及國際學校等任職,去年起到福附。她認為學習最重要是與自己比較,但傳統紙筆考試有缺陷,例如每人的試卷都一樣、看不到學生思考過程等,故本學年起,該校小一至小四每年各減少一次考試,小一全年只考一次,小二至小四則每年考兩次,以騰出空間來進行進展性評估,例如讓學生在接近下課時做兩條題目,或學完一個單元後做一張工作紙,「學習是持續的,不是等到考試再來溫習,也不想學生一次過溫太多內容,令家長、學生十分緊張」。她又稱,部分科目會因應每名學生情G,派發不同難度的工作紙及閱讀材料等;部分工作紙設挑戰站,讓能力較高的學生自選是否要完成。 試行「親子學習日」學生自選難度測試 該校上學期曾試行「親子學習日」,每科有4個難度的「任務」,內容與課程相關,既有紙筆問答,也有實驗、創作題目等,學生根據自身情G選擇難度進行測試,家長在旁陪同,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解題思路等。她笑言「學生像玩遊戲,完成任務後覺得有信心,繼續挑戰更高難度的任務」,學生可自選題目難度,做起上來也更投入、盡力,本學年該校會續辦這類學習日。 校長小肌發育慢 明白抄寫之苦 至於功課,她曾向全校教師發通告,釐清「操練」與「練習」的分別,明言學校不認同催谷,功課應是有意義的練習。原來她也曾是操練的受害者,她小學時因手部小肌發育較慢,抄寫時會感覺手部痛楚,「心理上很痛苦,不明白為何我明明懂得那些內容,還要無意義地重複抄寫」,她曾一度欠交所有功課,幸好隨年齡增長,問題得以改善,但她笑言仍留下書寫欠美觀的後遺症。小時經歷令她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多了一份體諒,並要求功課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她會參考國際學校的經驗,如學生學習容量時不會紙上談兵,而是要觀察家中容器的容量等。 「不可以減功課了事」 徐區懿華坦言香港教育界迷失,家長亦容易走極端,有家長希望該校與其他學校看齊,超前教學;亦有家長只要孩子開心便可,對學業沒要求。她希望取得平衡,笑言在教育理念上不會向家長妥協,只會不斷溝通,及開辦多場家長學堂。她說偶爾有非SEN生家長稱孩子跟不上,要求調適功課,但她堅持「要判斷孩子是否學習動機、方法有問題,不可以減完功課就了事,要解決問題」,最後發現多數是學習動機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