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人說,在金錢掛帥的香港,發展藝術很難;亦有人說,在租金昂貴的香港,做保育很難。當兩者融合在一起,是否難上加難?校記林波穎早前趁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香港分校開放日,訪問該校的學生和導賞員,探討本地的藝術出路之餘,更參觀了學校的保育工作。
文:校記 林波穎(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中四)
文字整理:袁志敏
【文章經編輯刪節】
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SCAD)於1978年在美國創校,並於2009年投得位於深水鶪j埔道的前北九龍裁判法院使用權,成立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香港分校(簡稱SCAD Hong Kong)。
位於前北九龍法院 平衡保育教學
北九龍裁判法院是首批「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7幢歷史建築之一,活化建築時,學院力求平衡保育與教學需要,盡力保留裁判法院的原有風貌。導賞員表示:「學校用可拆卸的牆板將法庭分隔為兩間工作室,這樣便不會破壞原本的建築結構,更特別保留其中一間法庭的原有設計以及所有家具擺設,讓參觀人士看見原有法庭面貌,也可作為供嘉賓演講的地方。」
學生來自逾百國家 助交流創作
學院內亦可見造型奇特的椅子、富藝術感的雕塑、學生或教師親手製作的掛畫及時裝等,讓學生及一眾參觀者瞬間投進藝術世界中。問到SCAD與本地其他大學的分別時,學生鄭睿清表示,這所猶如「聯合國」的學院令她眼界大開:「學生來自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他們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經歷,有的曾在以色列當兵,有的曾在多國留學,生活經驗豐富,這種文化及經歷的交流與衝擊,對藝術創作帶來正面的影響。」
鄭睿清最欣賞海外學生敢於創新和嘗試的個性,相反香港學生略為墨守成規,對藝術創作來說是個障礙。鄭睿清更指導師不會只單向授課,會重視每個學生的看法及意見,更鼓勵學生探索生命,這種自由、自主的風氣擴闊了她的創作思維。
導賞員提到,SCAD學生可自由選擇在每個學期或每學年轉到海外的分校繼續升學,「藝術是沒有限制的,我們希望學生可以去不同地方增廣見聞,不受地域限制,從而豐富自己的藝術」。
■編輯部評語
善用直接引述 宜訪外國學生
文筆流暢,善用導賞員和學生句子直接引述,令報道看起來更豐富。不過,有幾點可留意:校記寫學院的保育工作時,可以嘗試多問導賞員的意見,如香港其他地方的保育工作如何?由其角度出發,再深入探討本地保育工作做得是否足夠;第二點,校記提到本地學生墨守成規,相比起其他國家的學生創意略嫌不足,建議校記可以訪問該校的外國學生,他們是否有相同觀點?以令報道多一個新聞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