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衛兵領袖變「反革命」 淪階下囚除黨籍公職

[2016.05.15] 發表

【明報專訊】在北京大學之後,其他大專院校也相繼成立紅衛兵造反派組織,北大聶元梓、清華大學學生蒯大富、北京航空學院的韓愛晶、北京師範大學的譚厚蘭以及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被並稱為「五大領袖」。

提出請辭 江青不准

但運動很快失控,各校發生規模不等的「武鬥」,造反派亦分裂成兩派互相攻擊,北大內部也出現反對聶元梓的團體。聶元梓感到對文革前途無法捉摸,提出辭去校文革委員會主任職務,但江青不准。1968年7月,毛澤東接見「五大領袖」,批評「武鬥」導致秩序混亂,此後紅衛兵失勢,由工人和解放軍組成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各院校,「五大領袖」成為被批鬥對象,命運大反轉。

1968年10月起,聶元梓在校內被隔離審查,實際上變相軟禁長達10年,她印象最深的是1969年11月至1972年4月在江西鯉魚洲「勞動改造」,與其他「黑五類」一齊耕田、插秧、收割,「那個地方,都跑不了」,她雙臂圍成圈示意,「這邊是鄱陽湖……這邊是大堤……那邊是部隊看管着,都沒有地方跑」。

文革後,聶元梓1978年4月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指她是武鬥「後台」、迫害北大教授幹部群眾等,聶不同意但無機會反駁。1983年3月,北京中級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判處她17年監禁,剝奪政治權利4年,1986年獲保釋。

記者問她,勞改和坐牢哪個較難受?她說,「都差不多。不應該的事情,你不難受?」記者問她「難受」怎麼辦,她說「我看穿它」。

「平反當然好,但是也無所謂了。」聶元梓說,「事情過去了,大家『自然』平反了,他們不做也沒關係。 」

更多港聞
陷囹囹不怨江青 中央文革小組成員 戚本禹疑遭猜忌惹禍
【明報專訊】4月底在香港出版的《戚本禹回憶錄》,是中央文革小組最後離世成員戚本禹的遺著,這本回憶錄分上下兩集,共60多萬字,當中有戚本禹對文... 詳情
文革肇始「5.16通知」
【明報專訊】明天就是「5.16通知」的50周年,這份題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的文件,被視為文化大革命發動的標誌,1966年5月16日... 詳情
「歷史車輪轉彎  總有人被甩出去」
【明報專訊】戚本禹在回憶錄中引述蘇聯前領導人斯大林說,「歷史車輪在轉彎的時候,總有人要從車上被甩出去的」,形容自己「我大概也是這樣的被歷史車... 詳情
張德江訪港 警預先佈置鐵馬警告旗幟 金鐘中環納入佈防 行人橋或間封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本周訪港,是自2014年佔領行動及今年旺角大衝突發生以來,再有國家領導人訪港,當局嚴陣以待。除在灣仔會... 詳情
【明報專訊】金鐘以至中環部分行人天橋均已擺放警方旗幟,顯示部分行人天橋或會短暫封閉。按過往領導人訪港的安排,意味領導人的車隊或有可能駛過相關...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