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扣緊時代的光,或陰影
「這期(第52期)其實不是我做的……但我覺得這就是我一直想做到的『樣』。」鄧小樺說,那期封面是「佔中」時期龍和道的相片,「到底他(指封面相中的人)是走向光的地方,還是你會看到他背後的陰影呢?這有很多詮釋的可能。」至於以「光」為題,她更感想像空間豐富,既具藝術感,亦能緊扣時代和社會。
「這是《字花》最好的時候……讓文學可以既『貼地』又『離地』的參與這個社會……它不會如報章般完全寫實,但又不會『離地』得好像與人完全無關。」最喜歡的一期不是自己負責,鄧小樺解釋:「要自己讚自己沒那麼容易,會不好意思的,哈哈!」但若要選,她會挑以「六四」為主題的第19期,因為那期能從個人角度出發,以文學探討時事。
從身體出發 貼近真實
第55期主題的「微體」亦即微「睇」,由生理寫到心理,以文字描述我們熟悉的軀體。「平時描寫身體時我們會用一些科學語言,如生物學、醫學(用語)等,難以傳達真切的感受。」譚穎詩認為,文學的表現力更強,如此期〈身體風暴〉一篇以中醫學角度解構身體,而非用實驗室內、解剖學的角度切入,「從身體出發,更加接近自然」。
自第25期起譚穎詩已開始義務為《字花》做校對工作,至第54期正式加入,她愛看作家西西與何福仁的〈科幻對談〉欄目,特別是第52至57期寫人工智能,是她一向感興趣的議題。她認為過去雜誌內容比較隨意,多跨界別的嘗試,如「漫畫騎劫文學」等。話雖如此,她還是期望文學可以更接近大眾,「引起關注,令人對它沒那麼大『戒心』」,如文學評論不一定只評論經典作品,評論今人近期的作品可更貼近時代。
「不對題」的方塊
「定好主題後就任你創作。」相對於其他有財力的公司,陳家永在這媥皉釦韟h創作空間。《字花》的封面風格統一,多數是色彩繽紛的插畫,他最喜歡的第51期卻與一貫風格不同——以黑白為主色,主圖是一大方塊,壓茪@群人,表達《一九八四》書中極權壓迫的狀G。
第51期封面出自陳家永的老師KY Chan(插畫師,曾於理大、城大及知專設計學院任教,現為香港插畫師協會專業會員)手筆。當時老師想過多個不同畫法,但最後認為不用太過「對題」,把主題畫在中央,反而把小得快要看不見的人畫在方塊下,更能表現那種無助、受壓的感覺。這期在2014年佔領運動前出版,正是社會風雨醞釀之時,令他更為深刻。
包納各範疇的出奇蛋
「感覺(第16期)能融會不同的範疇,連《新世紀福音戰士》也可寫一篇認真的評論……有很多文化研究的元素滲入了。前面的創作欄和專題也愈來愈開放,真的不會猜到能用『A貨』來作主題。」這期令李薇婷眼界大開,有打開出奇蛋般的驚喜感受,「小時候媽媽不讓我看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原來也可以與文學有關」。這種「很震撼,原來文學可以這樣寫」的感覺,李薇婷自創刊期已感覺到。
《字花》主題創新,令中學時的李薇婷視覺大受「衝擊」。有感雜誌內容與學校長篇又悶的文學很不一樣。故獲邀加入團隊時,她覺得是加入了小時的「文學fantasy(幻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