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價狂飈 供應奇缺是主因 限制外資反刺激升勢
錯怪中國買家洗黑錢
地產界的1名分析員指出﹐愈來愈多逸事式的證據指向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洗黑錢海外買家推高屋價﹐但真實的數據則顯示﹐原因是供應嚴重短缺。
本周二﹐多倫多地產商會(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主席麥克林(Mark McLean)在每月市道報告中也提及類似的看法﹐指出樓盤供應不足﹐導致買家競爭加劇﹐支持屋價以2位數字的幅度上升。上月份﹐大多倫多地區平均屋價按年上升12.1%。
地產發展商Fortess Real Developments高級副總裁邁爾斯(Ben Myers)表示﹐目前很多人都主張限制海外買家入市﹐但這些措施可能也有弊端﹐需要先行了解導致屋價上升的其他成因﹐以及解決供求不平衡的情況。
根據Teranet的數據﹐截至2月﹐多倫多及溫哥華的平均重售屋價分別錄得9%及14.5%的年計增長。
邁爾斯指出﹐由去年至今年﹐最常聽聞的重覆解釋是海外買家增加﹐把屋價推高﹐其中尤以那些目的是洗黑錢的中國買家為然。
不過﹐他續稱﹐軼事式的證據涌現的次數比以往都要多﹐但實質的數據卻顯示﹐屋價上升是供應嚴重不足所引致。
他所屬的發展公司曾經向房貸經紀進行調查。根據所得的結果﹐這些經紀的客人當中﹐約8%的身分是海外買家或近期到達的移民。
這情況與很多全國性的海外業主調查吻合﹐但有意見認為﹐多倫多及溫哥華所佔的份額會高許多。
以10%份額來說﹐假設建築商並沒有相應的將建築量調高﹐海外買家對樓市造成影響。
邁爾斯為HuffPost Business Canada撰文稱﹐這些涉及海外買家的額外需求將會帶動屋價上升﹐但實際上程度如何﹐也就是說相對於本地的富豪﹐這些海外買家的出價究竟高出多少﹐則難以判斷。他又指出﹐目前也需要弄清楚﹐這些海外買家究竟是短線的炒家﹐還是將物業出租的長線投資者。
澳洲已實施較為溫和的限制海外買家措施﹐但未能令屋價增長放緩。他認為﹐徹底限制海外買家將會導致加拿大樓市的供應量下降﹐結果可能適得其返﹐進一步推高屋價。
這名專家強調﹐阻止海外資金流入加拿大地產市場的做法﹐可能會被認為帶來好處﹐但隨之而來的也許是其他不利的影響。
他在專文中寫道﹐在針對海外買家方面﹐加拿大作出禁止﹑限制或加稅的決定之前﹐需要考慮一下這些措施所造成的潛在的不利副作用。
他舉例指出﹐這些限制措施可能妨礙旅遊業﹑令加拿大少收移民﹑消費減少﹑新建築量下降﹐以及聲譽受損。
由於旅遊業﹑移民及建築業都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他質疑加拿大是否真的不鼓勵購買第2個物業﹐又或者不想接受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