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鴻夏戀再生波瀾,昨天(25日)原傳出拍板定案的鴻海、夏普併購案,又因夏普提出「或有負債」3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047億元,約31億美元)新文件,讓鴻海卻步決定暫緩簽約。加計3500億日圓負債後,鴻海需花超過1萬億日圓,相當於至少3000億台幣才能娶回夏普,據了解,蘋果為穩定面板供應,全力支持鴻海吃下夏普,極可能以「預付訂金」的方式金援鴻海,另外,在低利率環境下,海外發債籌資也是管道之一。
功課沒做好 鴻海被突襲
鴻海為與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競逐夏普,投入7000億日圓,但夏普財務黑洞有多深,外界不得而知,甚至連鴻海都未必能掌握。台灣相關產業界人士透露,併購前鴻海對夏普已做過實地查核(Due Deligence,DD),未料夏普提出的或有負債清單,金額高達3500億日圓,讓鴻海覺得「被突襲了!」
但熟悉跨國併購的專家表示,鴻海的DD恐怕做得不夠詳實,此外,正值日本會計年度結束,夏普提出預測財報新文件等幾種可能,才會造成多出3500億日圓負債。
有外資法人批評,鴻海沒有把夏普的財務黑洞摸清楚,根本事前功課沒做好。
Sanford C. Bernstein & Co.銷售研究機構駐香港分析師莫爾(Alberto Moel)指出,「你追求一家公司都4年了,早在與對方敲定最終協議之前,你卻沒有盡職做好調查(due diligence),結果才發現有損益表之外的或有負債(contingent liabilities),這豈不怪哉!」
專家指出,除DD查核不確實外,另一種可能是日本會計年度是從每年4月到隔年3月,由於現在正值2月底,夏普可能針對去年度財報提出新的負債金額預測,所以才拿出來新文件。
日財務報表 魔鬼藏細節
專家也說,日商報表有它的特殊性存在,例如台商看日商報表,可能不熟悉日文,只看英文版財報,但實際上「魔鬼藏在日文版的細節裡」,往往很多關鍵資訊,在日文版說得很詳細,英文版卻輕輕帶過,這部分也是另一個可能產生的漏洞。
蘋果當靠山 錢媽媽不怕
瑞士信貸證券日前髮表評論指出,鴻海淨現金部位3010億元,夏普目前可見的總負債金額2870億元,鴻海如果併購夏普,可能帶來沉重的財務壓力。不過,與鴻海關係親密的法人表示,鴻海的企業文化非常精省,提出購併案前,絕對已盤算過每一分錢怎麼來,而「錢媽媽」(鴻海財務長黃秋蓮)也不認為7000億日圓會有壓力,何況目前日本正處在負利率環境,不排除可能在日當地借貸,但最關鍵的是,鴻海出手買夏普,背後最大靠山是蘋果。
去年底業界傳出,蘋果預計2017研發完成AMOLED螢幕應用,2018年發表的iPhone將採用AMOLED螢幕。與此同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追求夏普的動作愈來愈積極。
目前AMOLED技術由韓廠LGD、三星領先,但蘋果向來採取分散供應商策略,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尤其三星與蘋果之間存在品牌競爭。
放眼全球除了韓廠,就屬日商夏普擁有面板頂尖技術,因此支持鴻海併購夏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