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她」字今天專指女性第三人稱,而作為代詞的「她」,和上期提到的「姐」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個字誕生至今,還不到一百年。要說「她」,先得從「它」字談起。
它、虫﹕本義是蛇
「它」是蛇,甲骨文寫作「(圖文1)」,上面的「止」是腳趾,下面是一條蛇,表示腳下有蛇。金文簡單一點,寫作「(圖文1)」,就是一條蛇的樣子。小篆寫作「(圖文1)」,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它,虫也。浀鉿茠齱A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蛇,它或浀銦C」「(圖文1)」正象眼鏡蛇蜿蜒盤屈、鼓頸仰首之形。「它」和「虫」都是蛇,「虫」字甲骨文寫作「(圖文1)」,正是「(圖文1)」下面那條蛇。「它」、「虫」結合,就寫作今天的「蛇」字。
許慎說,上古時期,人民居住在草野叢林中,最怕被蛇咬,見面總會問聲:「無它乎?」(沒有蛇吧?),跟今天的「吃了飯沒有」一樣,是種打招呼方式。甲骨文「(圖文1)」在「它」上加隻腳,也是在提醒人們:小心!別踩到蛇。甲骨卜辭經常出現「亡它」、「不它」,就是許慎所說的「無它」,意思是「沒有禍害吧」。「它」由蛇引伸為危害、禍害、壞東西,又由實實在在的「壞東西」轉變成虛指不定的「那東西」。用今天的話來說,「無它」的意思由原本「沒蛇」變成「沒事」,再變成「沒什麼」。
作為代詞,「它」字又寫作「佗」。偏旁「它」、「也」容易相混,所以「佗」字也寫作「他」,就是今天的第三人稱了。
古代第三人稱﹕伊、渠、他
除了「他」,古人還用「伊」來表示第三者。《詩經•秦風•蒹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指那個人,現在粵語捉迷藏仍叫「捉伊人」。晉代諸葛恢的女兒諸葛文彪先嫁庾會,後嫁江虨,諸葛恢曾說:「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這句話堙u伊」和「我」相對,就是第三人稱,現在還保留在吳、閩方言中。
古代第三人稱還有「渠」。東晉權臣桓溫病重,其弟桓沖曾問如何處置在朝中與他抗衡的謝安、王坦之,桓溫說「渠等不為汝所處分」,「渠等」與「汝」相對,是第三人稱。「渠」既是人稱代詞,俗字又加了個「人」旁,寫作「(圖文2)」,《集韻》:「(圖文2),吳人呼彼稱,通作『渠』。」「(圖文2)」、「渠」都是「彼稱」(第三人稱)。「(圖文2)」也可以省去「水」旁,寫作「(圖文2)」,客家話「他們」稱為「兜」。「」最後簡化為香港人很熟悉的「佢」。
大概在唐代,「他」字開始成為人稱代詞,使用漸多,慢慢超過了「伊」、「渠」等字。元代「他」作為第三人稱,基本上得以確定,並且是唯一的形式,不分性別,還包括人以外的一切事物。
近代「西潮」下 代詞始分男女
但到了二十世紀,問題就來了。「五四」前後,是國人最自卑的時期,外國的東西怎麼看怎麼好,中國的東西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大家發現,西方語言中的第三人稱代詞原來還分了陰陽,既有he,又有she,還有it。日本最「西潮」,連忙發明「彼女」一詞以對應西方的she,中國在這方面顯然「落後」了。
於是,魯迅、周作人兄弟用保留在吳方言中的「伊」字代表she,周作人還發明了一個奇怪的寫法:在「他」下面用小字注明是「女」性,寫作「(圖文3)」。新文化運動先驅錢玄同想造一個「(圖文4)」,他解釋這個字「從女,從它,——它,古他字,——他亦聲」。胡適的方法最笨,直接把she譯成「那個女人」。
1918年,周作人在《新青年》發表譯作〈改革〉,小引中提到詩人劉半農想造一個「她」字,與「他」字並用。這個想法在當時引起很大爭議,1920年6月劉半農寫了《她字問題》,解釋「她」字的意義和價值,甚至提出在「他」、「她」之外,另取一個「它」字「以代無生物」,也就是和it對應。他還建議,「他」字不妨讀為t'a音,「她」字則讀為t'uo音,以便在語音上有所區別。
經過這一場論戰,「她」字算是誕生了。1920年9月,劉半農寫〈教我如何不想她〉,首次以「她」字入詩。其後,郭沫若、魯迅、胡適等也相繼在作品中用「她」字,「她」終於成了正式的漢字。
有趣的是,數年前內地年輕網民好潮好奇,造了網絡新詞「TA(或ta)」,專指第三人稱,在性別模糊的網絡時代,TA可以指「他」或「她」。九十多年來,TA兜了一圈,又回到原始狀態。
文:洪若震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文字學、古代文獻和古典文學,長期從事語文教育,著有《生鬼文言文 》系列